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生活
3 mins

寫在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之後

時裝界如何邁向永續?

作者: 全球時尚去毒專案資深專案主任 Chiara Campione
業界在高峰會上也承認服裝業對環境有「災難性的影響」,產業造成的環境風險越來越高,甚至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速食時裝如 H&M,Asos 和 Zara,與奢侈品品牌 Burberry 和 Swarowski 等齊聚丹麥哥本哈根,一起討論全球時裝產業的永續前景。

時裝產業是一個利潤豐厚,但嚴重破壞環境的行業。每年生產數十億件的衣物,營業額高達 1.5 兆歐元。以目前趨勢估算,2030 年全球服裝將增長 63%,將產量推至極限。

今年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下稱高峰會),「循環」(circularity)成為討論度最高的名詞。地球資源有限,「循環」近年一直被業界視為解決虛耗大量資源和破壞環境的解決之道。光是 2015 年,時裝產業消耗近 800 億立方公尺水量,(是全臺水庫總蓄水量的 38 倍),排放近 100 萬噸二氧化碳和 9200 萬噸廢物。業界在高峰會上也承認服裝業對環境有「災難性的影響」,產業造成的環境風險越來越高,甚至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

「循環」可能是一個有效的解决方案,但遠遠不夠。

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參加者 10/5/2017 相片來源: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

回收絕非良策

一直以來,時裝產業一方面將環境責任轉嫁給消費者,鼓勵消費者自行回收衣物,另一方面繼續生產廉價的速食時裝。行業領袖大談綠色投資、創新技術和物料,總認為行業發展沒有終點,卻不提真正治本之道——減少產量。地球資源有限,產業不可能無止境發展。

除非時裝界能在生產前期便以延長服裝壽命為原則進行設計,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否則現況永遠無法改變。品牌必須重新定位行銷策略,培養新的消費文化,鼓勵消費者放慢生活步伐,減少購買新衣的速度、選擇更耐用以及容易修補的衣服。

不讓消費者反思目前的消費模式,無助解決時裝產業的根本問題。即使我們鼓勵消費者回收衣物,也僅是片面的做法,我們必須謹記,回收的過程本身也依賴化學物質,同時消耗大量能源,絕非解決時裝產業問題的萬靈丹。

我們想要很多,真正用得到的很少

最近綠色和平在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及歐洲進行國際時裝消費習慣調查,近五成受訪民眾表示自己擁有比實際需要更多的衣服。調查更發現購物並不能使我們快樂,約六成受訪者表示,雖然購物後感到滿足或刺激,有五成的民眾表示刺激或興奮感在 24 小時內便會消失;約三成受訪者更指出,這份刺激感消失後,心中倍覺空虛。由此證明,大量的速食時裝和瞬息萬變的時尚潮流並不能為人帶來快樂。

如果時裝產業決心邁向全球永續時裝,這條路想要走得夠久,現在就必須深思改變目前商業發展的營運模式,不要等到 2030 年才悔不當初。

相關標籤:

污染過度消費綠色生活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