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消失的原因?對人類社會將帶來什麼影響?
為什麼蜜蜂逐漸消失?如果世界上沒有蜜蜂,對農作物及人類社會有何影響?綠色和平《消失的蜜蜂》報告,提出農藥已對蜜蜂造成極大威脅,甚至將影響到生態系統。
文章目錄
蜜蜂和人類的關係:農作生產仰賴蜜蜂授粉
蜜蜂數量的多寡是影響生態與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蜜蜂可以幫助農作物授粉繁殖,全球有 1/3 的農作生產需仰賴蜜蜂的授粉,但蜜蜂卻從 2006 年開始逐漸消失,使得全球農作收成產量下滑。綠色和平日前發布《消失的蜜蜂》報告,說明蜜蜂減少的原因有疾病、寄生蟲,以及氣候變遷,但是,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農業用藥。

蜜蜂死亡的主因:對蜜蜂造成危害的農藥
科學證據顯示「新尼古丁類」農藥具有讓蜜蜂致死的作用。不論是養殖或野生授粉蜜蜂在接觸農藥後,除了造成急性中毒死亡,還會降低蜜蜂對疾病和寄生蟲的抵抗能力,另外就長期影響來看,也會干擾蜜蜂覓食模式和餵食行為。瑞士綠色和平生態農業專案負責人Matthias Wüthrich說:「如果沒有蜜蜂,整個生態系統會崩解,農業和糧食產量也都會短缺。有效保護蜜蜂健康的第一步,就是立即去除危害蜜蜂的農業用藥。」
在近幾年的冬季,蜜蜂在歐洲的死亡率平均為20%左右,科學數據已經證明農藥對蜜蜂的危害遠遠超過農藥其所帶來的利益,綠色和平已經列出了七種優先禁用農藥(註),因為這類農藥對蜜蜂具有極高的毒性,會影響蜜蜂全身或導致死亡,所以應該被禁止使用。臺灣農藥使用量高居亞洲之冠,這七種農藥對臺灣農業而言一定不陌生,並且普遍地被使用著;或許,現在臺灣還未能感受到蜜蜂消失所帶來的威脅和危機,但是從蜜蜂消失的警訊中,可以確信的是農藥危害的程度,遠大於我們所知道的情況。

農藥使用過量的警訊已經響起,為確保全球蜜蜂得以健康生存,並且保障糧食安全無缺,停止使用農藥是唯一的長期解決方案,請繼續支持綠色和平推動禁用農藥,給土地和我們自己一個零污染的未來。
註:七種應立即禁用的農藥:拜耳(Bayer)公司生產的Imidacloprid(益達胺)和 Cothianidin(可尼丁)、先正達(Syngenta)公司的Thiamethoxam(賽速安)、巴斯夫(BASF)公司Fipronil(芬普尼),以及其它公司生產的Chlorpyriphos(陶斯松)、Cypermethrin(賽滅寧)和Deltamethrin(第滅寧)。
延伸閱讀:
- 《消失的蜜蜂》(Bees in Decline)報告
- 【世界蜜蜂日】藝術家Ava Roth與蜂合作,創造世界最美蜂巢
- 讓蜜蜂崩解的甜蜜負荷
- 不及格的管理 劇毒農藥竄全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