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7 mins

Green Future四週年,開創臺灣環境教育新紀元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2024 年 9 月,秋風徐徐,教師節如約而至。在這溫馨氛圍中,綠色和平的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Green Future)迎來了意義非凡的四週年里程碑。在這個感謝師恩的特別日子,讓我們一同回首 Green Future 如何在臺灣深耕氣候教育,在百萬學子心中播下綠色希望的種子。

起源:瑞典氣候少女 Greta 給大人們上的一堂課

「我們站在大滅絕的起點,
你們談論的卻只有錢和經濟成長這些空話。
你們怎麼敢!」
—— 瑞典氣候少女 Greta Thunberg(2019) ——

2019 年 9 月,當時年僅 16 歲的瑞典氣候少女 Greta 在聯合國氣候高峰會上,對臺下西裝筆挺的各國代表提出強烈的氣候控訴。她咬牙切齒、眼神爆發滿滿正義感的模樣,一夕間聞名全球。

而Greta 以強大的號召力發起多次「青年氣候罷課運動」(Fridays For Future) 後,全球超過 400 萬青年跟著起而響應,警醒著全球的大人們必須為氣候負起責任,實際行動。此時地球另外一端的東亞學子,反應卻相當冷淡

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黃尚卿:「Greta 發起全球青年氣候行動後,我們發現高中生和大學生等年輕世代的動能很重要,但我們的學生卻相較冷靜、冷漠、冷淡,動能低。Green Future 的起源,就是希望年輕學子可以了解我們的地球發生了什麼事,進而想到為地球可以做一點什麼。

啟航:駛向綠色航道,培育未來氣候領袖

如果說 Greenpeace 是一艘環境大船,
Green Future 為她啟動了新航向。
—— 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 黃尚卿 ——

2020 年,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Green Future)悄然啟程,短短四年即吸引眾多學子與教育夥伴加入綠色航道。

截至 2024 年,Green Future 在全臺積極推動下,逐漸累積可觀的影響力:

  • 超過 2,280 位教師加入,共同成為推動環境教育的中堅力量。
  • 數位學習平臺 Green Future Academy 自 2021 年 4 月上線以來,引導 9,287 多位學子自主展開氣候學習。
  • 四年內 Green Future 踏入全臺 385 間學校,與學生談氣候,深獲喜愛。
  • 透過校園演講、暑期活動、工作坊等多元形式,觸及超過 180 萬名學生

亮眼的數字背後的推廣之路,其實並非一帆風順。專案負責人黃尚卿發現,期待學生自主學習「考試不考」的內容,實在困難。「畢竟學生升學壓力大,光是應付升學考科就已經不堪重負」,黃尚卿解釋道。即便 2020 年教育部的新課綱啟動,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議題及素養討論的機會,「但這些自主學習的課程往往變成自習課,或被老師用來趕課。

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黃尚卿在教師工作坊與第一線的老師們互動、促進知識交流,激發教師對環境教育的思考。
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黃尚卿在教師工作坊與第一線的老師們互動、促進知識交流,激發教師對環境教育的思考。 © Greenpeace

轉舵:培力教育工作者,影響力加倍放大

這些情況,凸顯了現有教育體制下推廣環境教育的挑戰,也讓 Green Future 團隊意識到,促使青年學子為氣候行動的關鍵是老師,而非起初鎖定的中學生與大學生。

「當我眼前有 10 位老師的時候,他的背後是 500 個學生,當我眼前出現 10 位校長或是學務主任的時候,後面就是 10 間學校的學生。」黃尚卿的洞察使團隊調整了航行方向,開始舉辦教師工作坊。

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黃尚卿在教師工作坊與第一線的老師們互動、促進知識交流,激發教師對環境教育的思考。
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團隊在 2023 年暑期於臺北、臺中兩地,舉辦三場「啟動思考教師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特別與友團 RE-THINK 合作,以桌遊【循環之邦】做為教具分享,與現場教師們討論減塑與循環的主題。 © Greenpeace

Green Future 的教師工作坊成了一個獨特的交流平臺,各科中學老師、大學老師跟幼稚園老師難得同座一堂,共同探討環境教育的可能性。專家們分享專業知識後,與會者圍桌討論,激盪出許多創新火花。

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Green Future 也開始舉辦氣候教育高峰會,匯聚多位學者分享環境教育、吸引 100 多位老師討論教案。團隊也透過這些互動,得以深入了解教師們在推動淨零、減塑和氣候教育時遇到的實際困難,以及他們對教材的具體需求。

2024 氣候與環境教育高峰會:減塑與循環大合照。
2024年,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高峰會來到第二年,因應減塑教育發燒,該年主題為「減塑與循環」。會中除了邀請專家、學者分享內容,還有第一線教師分享教場的減塑和循環經濟教育。 © Greenpeace

活動成效固然顯著,但在推動環境教育的第一線,仍不可避免地遇到質疑與阻力。黃尚卿演講時曾被老師質問:「減塑這麽麻煩,究竟全臺灣能有多少學校成功進行無塑園遊會?」

「即使我們拿出數據和影片,他們還是不相信。學生質疑,表示有在動腦思考,這點很好,但老師質疑的時候,就是真的不想行動。發生類似這種不信任的對話時,是讓我滿挫折的地方。」

面對這樣的挑戰,Green Future 的團隊並未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他們的信念,以更豐富的教育資源推動氣候與環境教育。

進化:教材小巧多元,好玩、好用也好教

我希望將環境議題帶到教室、影響學生,
讓下一代成為下一代的影響者。
—— 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專員 孔德瑜 ——

孔德瑜,Green Future 的另一位核心成員,在綠色和平服務長達 12 年,經歷街頭募款和會員照顧的挑戰後,在 2022 年加入 Green Future ,負責教材內容、編輯和設計。

2021年推出的《我家不見了》(左)受到廣泛關注,2024年推出的《我家有塑嗎》(右),同樣以豆豆為主角,講述小小研究員尋找毒害動物的元凶的故事。
2021年綠色和平推出的氣候變遷繪本《我家不見了》(左)受到廣泛關注,2024年推出的《我家有塑嗎》(右),同樣以小男孩豆豆為主角,以小小研究員的身分和視角,帶領小小孩了解微塑膠如何進入動物體內。 © Greenpeace

教材主編孔德瑜分享,設計教材時,一開始會設定受眾的年紀。以繪本《我家不見了》為例,原本的目標是學齡前及幼兒園學生,最多延伸至小學一、二年級,但她發現,「中高年級的學生同樣喜歡聽故事,老師就利用這本繪本作為引子,接著引導出更多關於氣候變遷的討論。不僅僅是小學生,我也曾見到國高中課堂使用《我家不見了》的動畫作為引發學生興趣的起點,再擴展到其他氣候變遷議題。」

儘管 Green Future 在設計教材時有所預設,在老師們手中,這些教材往往能夠靈活運用,發揮更大的價值。這也讓孔德瑜體悟,「與其提供一個龐大有規模的課程,不如提供讓老師方便置入課程的教材,例如一支短片、一張圖表、一張海報,或是一個 20 分鐘的小活動,讓學生在課程中可以學到這些東西,對老師而言是更有用的設計。」

行動:師生受啟發,開創環境教育新型態

花蓮體育教師帶領學生探索自然

這種靈活的教學與教材設計,有助環境教育擺脫枯燥的單向教學,也幫助老師將環境教學轉譯成生動有趣的探索過程。

一位來自花蓮偏鄉的高中體育老師,連續三年邀請黃尚卿前去演講,並舉辦划獨木舟、攀樹、淨溪、淨山等活動,讓學生在行動中學習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帶領學生去魚市場量每一條魚的長度,連續兩年進行同樣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漁獲變化,深入理解永續海鮮的重要性。

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培養了他們的環境意識和行動力。正如黃尚卿所說:「我們不期待氣候變遷與環境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堂課、五堂課,而是讓所有老師在教課的時候,無形中放入氣候素材,這是我們的願景。

綠色和平自 2021 年陸續推出《永續海鮮選購手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版本,與您分享在不同季節,該選購哪些永續又「對時」的漁獲。
綠色和平自 2021 年陸續推出《永續海鮮選購手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版本,與您分享在不同季節,該選購哪些永續又「對時」的漁獲。 © Greenpeace

大學生設計永續海鮮互動教材

2023 年 6 月,一群來自淡江大學的學生主動聯繫 Green Future,希望以海鮮手冊作為他們畢業專題的靈感來源,製作互動性高的數位教材。在 Green Future 的陪伴下,學生打造出一款結合動畫和闖關元素的教材《魚與漁與餘》,不僅趣味十足,還具有相當的挑戰性,玩家須花費 2 到 3 小時才能完整體驗。

《魚與漁與餘》數位互動教材,讓學習者跟著主角淇淇從日常生活的場景,認識臺灣四季的海鮮,學習永續海洋的知識。
《魚與漁與餘》數位互動教材,讓學習者跟著主角淇淇從日常生活的場景,認識臺灣四季的海鮮,學習永續海洋的知識。 © Greenpeace
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編輯孔德瑜(前左)、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黃尚卿(後中)參觀淡江同學畢製作品並合照。
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編輯孔德瑜(前左)、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黃尚卿(後中)參觀淡江同學畢製作品。 © Greenpeace

起初,Green Future 僅是從旁協助完成這個專案,看到其潛力後,現在積極向超過 2,000 位教師推廣這款教材,鼓勵他們引入課堂,讓更多學生受益。

令人欣慰的是,參與專題製作的學生在過程中不知不覺成為了永續海鮮專家,甚至開始影響家人的購物習慣,在與母親一同採購時會主動買「對的魚」。這不僅改變了學生個人的行為模式,也把影響力帶進各自的家庭和社群。

回饋偏鄉,開設山海間的環境講堂

綠色和平將環境教育視為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因此對 Green Future 而言,只要學校或老師有意願,就會排除萬難前往。既不需要收取任何費用,也不在意是偏鄉、或是山裡海邊。也因此,不論是遙遠臺東海邊的書屋、南投山裡的工農、或是花蓮偏遠的小鎮,我們都如同城市裡、前幾志願的學校一樣認真對待,讓綠色和平的環境教育資源深入到臺灣的每一個角落。

四年下來,黃尚卿發現其實環境知識的落差並沒有太大的城鄉差異,反而是因為在環境中的偏遠的地方學校,學生更容易有感,也更容易為了想要捍衛自己家鄉的環境而更有行動的能力。

Green Future 受邀至屏東偏鄉,與小學同學分享海洋議題。
Green Future 受邀至屏東偏鄉,與小學同學分享海洋議題。 © Greenpeace

「那天來到屏東偏遠地區的一個小小的空間,裡面是小一到小六不等的一群同學。我們從越來越熱的夏天談到減塑的行動,小朋友不分年紀一起討論,有人手舉高高地跟說他決定以後要叫家裡的人自己帶容器出門。其實,那是一群受到家暴而正在受輔導的孩子,是兒福團體邀請我們過去跟這些辛苦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分享。」

「雖然心疼眼前的年輕生命,但是看見他們來到環境議題面前一樣勇敢、有想法,就覺得為他們充滿希望。」黃尚卿分享「也許在任何情況的生命面前,對於環境的愛和想要學習的心,並不會有所差異。」

展望:環保意識跨界蔓延,共創綠色未來

永續議題幾乎在課程裡的各個角落都能找到,
我們生活的所有部分,
都是有永續意識在裡面。
—— 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專員 吳芃諭 ——

2024 年加入團隊的吳芃諭,肩負數位學習平臺 Green Future Academy 的經營重任,同時負責籌劃豐富的線下活動。吳芃諭在國外求學時常接觸環境教育,在那裡,環境意識不僅僅是單一科目,而是巧妙地融入各學科的課程之中

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團隊以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搭配「氣候戰士行動」輪盤遊戲作為展位主題。
綠色和平氣候與環境教育團隊以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搭配「氣候戰士行動」輪盤遊戲作為展位主題。

吳芃諭的學習經驗,體現了孔德瑜對下一代氣候教育樣貌的期待:「學校不會有一門課教『誠實』、教『準時』,因為這些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在老師和同儕的互動當中本來就會去學習。氣候變遷與環境教育是每個人成長中必須要知道的事情,是每個人成長的底蘊和本該具備的能力。」

孔德瑜也認為,越早接觸環境教育越好,幾歲都可以。「我認為帶著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就是環境教育了。他每一次對於環境、對於土地、對於大自然、對於動植物所展現出來的好奇心,都是在認識我們的地球。所以不管在哪一個年紀,都可以開始環境教育。」

孔德瑜受訪時分享:「我在跟女兒講這個繪本(我家不見了)的時候,提到有隻小丑魚背著包裹要搬家,掛著包裹的這個東西是一根塑膠吸管,我就問我女兒說你有發現小丑魚抱著這一根是什麼嗎?她說不知道。我突然之間意識到,她不認識塑膠吸管,因為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家不會出現塑膠吸管。從這個小小的故事和反應讓我更堅定,要以身教的方式去跟孩子講這些故事,我如何實踐環保生活,大大影響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看待世界的眼光。」
孔德瑜受訪時分享:「我在跟女兒講這個繪本(我家不見了)的時候,提到有隻小丑魚背著包裹要搬家,掛著包裹的這個東西是一根塑膠吸管,我就問我女兒說你有發現小丑魚抱著這一根是什麼嗎?她說不知道。我突然之間意識到,她不認識塑膠吸管,因為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家不會出現塑膠吸管。從這個小小的故事和反應讓我更堅定,要以身教的方式去跟孩子講這些故事,我如何實踐環保生活,大大影響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看待世界的眼光。」 © Greenpeace

為了讓環境教育以更多面向融入學生生活,Green Future 持續積極與藝術、文化領域跨界合作,像是計劃與影展合作,並尋求與藝術表演者的合作機會,以更多元的方式傳播環境意識,也讓環境教育變得更加貼近現實,更容易引起學生和教師共鳴。

值此教師節之際,Green Future 團隊誠摯邀請更多教育工作者與綠色和平同行:「教育不只是一堂課、一場演講,演講跟一堂課是最容易的事情,最難的,是講完之後呢?希望老師一起搭上 Green Future 的船,我們一定會做很好的陪伴、培力,用更多的資源和教材讓更多老師可以使用。教師節這天,老師們辛苦了!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更多啟發,一起在教室裡發生。」

四年來Green Future走入全臺灣大大小小、體制內外的學校,從原先設定的高中大學、到後來深入國小或甚至幼教體系,因為我們發現環境教育什麼年紀都不用設限,永遠也不嫌太早。尤其遇到小小年紀的同學,講起氣候議題時,經常更充滿動力和希望!
四年來Green Future走入全臺灣大大小小、體制內外的學校,從原先設定的高中大學、到後來深入國小或甚至幼教體系,因為我們發現環境教育什麼年紀都不用設限,永遠也不嫌太早。尤其遇到小小年紀的同學,講起氣候議題時,經常更充滿動力和希望! © Greenpeace

如果您也想使用與學習 Green Future 的教材 

邀請您點擊下方圖片加入 Green Future Academy 

一起學習氣候變遷

成為守護地球家園的行動者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