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3 mins

海洋教育教材《魚與漁與餘》:一場淡江學子的環境教育實驗

作者: 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 黃尚卿

身為海島子民,海洋教育至關重要。2023 年,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學生選擇綠色和平的「永續海鮮選購手冊」為畢業製作主題。歷時一年,他們創造了《魚與漁與餘》數位學習教材,展現對海洋永續的思考和教育科技的創新。這項作品不僅反映了新生代的潛力,更為海洋教育開創新篇章。

身為一個在綠色和平教育團隊「Green Future 氣候與環境教育」的成員,經常遇到許多來尋求合作或訪問的學生,通常他們是為了作業而來。只要時間和能力上許可,我們會儘量幫忙。但我們也發現,許多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作業,對環境議題並無真正興趣。

然而,就在 2023 年夏天,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的一群同學來訪,表示希望以綠色和平的環境工作為主題,進行他們數位教材的畢業製作。於是,我們就這樣開啟了為期一年的討論和測試,最終在 2024 年 5 月完成了《魚與漁與餘》的數位學習教材。

《魚與漁與餘》數位互動教材,讓學習者跟著主角淇淇從日常生活的場景,認識臺灣四季的海鮮,學習永續海洋的知識。
《魚與漁與餘》數位互動教材,讓學習者跟著主角淇淇從日常生活的場景,認識臺灣四季的海鮮,學習永續海洋的知識。 © Greenpeace

其實動畫設計本身已經不容易,但若要變成遊戲,內容不能有知識、數據和理論上的錯誤,還須要就情境設計是否合理、是否直觀、是否符合遊戲目標使用者的學習年齡和背景等,工程浩大,不容小覷。

過程中,這些同學展現出極大的耐心、用心和企圖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斷地追求作品的完美,每次的建議和測試都能看到他們的進步和更多創新的解決方案,使我們感到非常佩服。

《魚與漁與餘》將綠色和平從 2021 年開始逐步推出的四本永續海鮮選購手冊融合成一部線上遊戲,透過女主角「淇淇」跟家人的互動、到市場買魚的故事,讓玩遊戲的人可以自己做決定,然後以不同方式出現畫面說明,使遊戲者跟著小女孩一起了解更多永續漁業相關的知識。

《魚與漁與餘》數位影音互動畫面。
《魚與漁與餘》數位影音互動畫面。 © Greenpeace

談及製作過程中的挑戰,負責影像設計的同學在遊戲設計團隊中,以大量手繪的方式進行製作,並且面臨時間上的限制。因此,耐心、速度和抗壓性成為他最大的學習課題。

設計這樣的數位影音互動教材,最大的挑戰除了需要大量影像和內容的設計、製作和溝通、校稿,更困難的是如何讓年輕使用者對遊戲和議題感到興趣。這群同學不僅親自進入國小教室,帶高年級同學進行測試,不斷調整影像、配音、腳本和設計,更絞盡腦汁讓遊戲變得好玩、有趣。這無疑也是我們環境教育團隊四年來致力的方向——如何吸引同學對議題的興趣和關心。

《魚與漁與餘》的實體學習手冊。
《魚與漁與餘》的實體學習手冊。 © Greenpeace
該手冊介紹常見的過度捕撈漁法。
該手冊介紹常見的過度捕撈漁法。 © Greenpeace

在這群淡江同學的努力過程中,我們已經看見環境教育的某種勝利。同學們本來只是對海鮮議題好奇、需要完成畢業製作,但到最後,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能把每一個季節、魚種、漁法和對環境的影響倒背如流,甚至成為海洋的擁護者,與家人和同學分享這些知識,在菜市場教媽媽怎麼買魚。

當同學們分享「不知道為什麼身邊的人竟然都不在意永續問題,一開始跟他們說永續海鮮時都不理,讓人沮喪,但我就慢慢跟他們溝通。現在,家人終於會選購比較永續的魚了!」我們感到欣慰而驕傲。

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編輯孔德瑜(前左)、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黃尚卿(後中)參觀淡江同學畢製作品並合照。
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編輯孔德瑜(前左)、氣候與環境教育專案主任黃尚卿(後中)參觀淡江同學畢製作品並合照。 © Greenpeace

這群淡江大學的同學不僅完成了永續海鮮的設計作品,更擴大了我們對環境教育的想像。原來,當年輕人自主用他們拿手的方式,製作他們想做的內容,力量可以這麼強大,影響可以超過我們原本的想像這麼多!我們認識到,環境教育除了上對下、一對多的模式,若能是自主的、團隊型的設計思考方案,便能成為人群改變的開始


如果您也想學了解氣候與環境教育

邀請您加入 Green Future Academy

一起學習氣候變遷,成為守護地球家園的行動者。

延伸閱讀:

相關標籤:

臺灣環境議題環境教育海洋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