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5 min

南極暖化中,為企鵝留住「氣候避難所」,保護海洋不能再等了!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1 月 20 日「世界企鵝關注日」(World Penguin Awareness Day)前,綠色和平南極調查隊的科學家們在南極半島發現了新的企鵝棲息地。過去 50 年,這塊區域升溫近攝氏 3 度,成為地球上暖化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冰棚崩裂、冰河消退、海冰減少,顯示氣候危機對南極生態的劇烈衝擊,脆弱又美麗的南極大陸,亟需全球守護。

2022 年 1 月,英國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上出現一座 4 公尺高、近 4 噸重的「傳送門」,從南極半島的企鵝棲息地進行直播,將當地的即時現況帶到遙遠的城市中心,就像是哆啦A夢用他神奇的任意門,將脆弱絕美的南極風景直送世人眼前。

2022年1月,綠色和平團隊抵達南極調查企鵝生態,並於企鵝棲息地進行直播,將當地現況以「傳送門」直送英國倫敦。
2022年1月,綠色和平團隊抵達南極調查企鵝生態,並於企鵝棲息地進行直播,將當地現況以「傳送門」直送英國倫敦。 © Chris J Ratcliffe / Greenpeace

這項倡議行動是綠色和平自 2019 年起推動「保護海洋」專案的一部分,呼籲各地政府通過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Global Ocean Treaty),守護南極和其他地區的海洋生態。

遠征南極,為32處企鵝棲息地展開50年來首次企鵝普查

為了把海洋生態之美,與受到破壞的真實現狀帶到眾人眼前,綠色和平船艦團隊多次遠征,進行科學考察,相繼於 2019 至 2020 年展開為期一年,從北極到南極的「保護海洋之旅」;2021 年 2 月,揭露深海採礦的「太平洋調查之旅」;以及 2021 年 3 月,針對過度捕撈與生態調查的「印度洋考察之旅」。

2022年,綠色和平南極調查團隊實地考察企鵝生態,並以影像記錄,將當地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真實現況公諸於世。
2022年,綠色和平南極調查團隊實地考察企鵝生態,並以影像記錄,將當地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真實現況公諸於世。 © Tomás Munita / Greenpeace

2022 年 1 月,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Arctic Sunrise)再次啟航,前往南極調查企鵝生態,並將當地受到氣候變遷劇烈影響的現況傳送到人們眼前,目的不只是為了呈現南極的緊急狀態,更為爭取設立南極海洋保護區,提出更多有力的科學實證。

根據綠色和平 2020 年的企鵝普查,發現頰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數量對比 50 年前下跌高達 77%;2022 年,綠色和平科學團隊更發現了一個新的企鵝棲息地

南極暖化,影響企鵝聚落分布

綠色和平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SUNY)科學家針對南極企鵝種群的減少進行研究。2022 年 1 月中,調查團隊在南極半島東側的安德森島(Andersson Island)發現一個未曾記錄過的巴布亞企鵝(Gentoo Penguin)聚居地,同時,團隊也首次在南極半島北端、從未被開發的群島上,發現了巴布亞企鵝。

綠色和平南極調查團隊與美國石溪大學(SUNY)的科學家,在南極半島東側的安德森島(Andersson Island)發現新的巴布亞企鵝(Gentoo Penguin)聚落,證明全球暖化影響南極的企鵝聚落分布。
綠色和平南極調查團隊與美國石溪大學(SUNY)的科學家,在南極半島東側的安德森島(Andersson Island)發現新的巴布亞企鵝(Gentoo Penguin)聚落,證明全球暖化影響南極的企鵝聚落分布。 © Tomás Munita / Greenpeace

在南極半島東側發現的巴布亞企鵝聚落,是有記錄以來,牠們在南極最南端的聚居地。過去那裡氣候過於冰冷,巴布亞企鵝無法成功養育小企鵝,科學家在此區域只發現過一個巴布亞企鵝巢穴。如今,研究人員卻在安德森島發現了約 75 隻巴布亞企鵝雛鳥的棲息地,證明全球暖化正在影響南極的企鵝聚落分布,改變原有生態環境

守護海洋行動急需您支持!

綠色和平船艦和科研團隊進行實地調查與科學研究,推動在 2030 年前保護全球至少 30% 海洋!

捐款支持

設立海洋保護區,為企鵝留住「氣候避難所」

企鵝是一種哨兵物種(sentinel species),牠們是南極整體生態系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所以科學家對於企鵝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特別感興趣。由於全球暖化和工業化捕撈,牠們的糧食來源和生存環境面臨巨大改變,整體數量也逐年下降。

阿德利企鵝正在哺育雛鳥。企鵝是南極的指標性物種,種群數量可反映南極整體生態系的健康程度。
阿德利企鵝正在哺育雛鳥。企鵝是南極的指標性物種,種群數量可反映南極整體生態系的健康程度。 © Tomás Munita / Greenpeace

科學家們發現,過去十年,在南極威德爾海(Weddell Sea)的阿德利企鵝棲息地,企鵝數量一直保持穩定,顯見這個地區是企鵝種群重要的「氣候避難所」。過去南極海洋委員會(CCAMLR)曾提議在南極水域建立大範圍海洋保護區(MPA),以保護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然而十年過去,仍未兌現

設立「全球海洋保護區」,是幫助海洋生物應對氣候變遷和人為破壞的關鍵工具,各國政府卻遲遲未能在這些南極水域建立海洋保護區,企鵝因此一再失去重要的棲息地。

直送南極畫面,集結全球保護海洋的力量

在新冠疫情籠罩全球期間,防疫限制使許多人無法輕易旅遊、親近大自然。綠色和平海洋專案團隊藉由「南極傳送門」,將遙遠而脆弱的南極直接帶到遠在 13 萬公里外的倫敦市中心

綠色和平英國辦公室的海洋專案負責人 Will McCallum 表示:「世界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止運轉,南極正在迅速衰落,而我們不能視而不見。發生在南極的事情影響著所有人。我們希望人們能夠親眼目睹南極的現況,就像看到此刻在我面前緩步走過的企鵝寶寶。」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團隊藉由「南極傳送門」,讓公眾看見南極難得的生態環境及絕美風景,也真實呈現這塊大陸面臨的危機與困境。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團隊藉由「南極傳送門」,讓公眾看見南極難得的生態環境及絕美風景,也真實呈現這塊大陸面臨的危機與困境。 © Aakash Naik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英國辦公室海洋專案主任 Louisa Casson 強調:「我們需要對氣候變遷採取緊急行動,更迫切需要在 3 月達成《全球海洋條約》。創建海洋保護區是關鍵的第一步,這些保護區能夠使大自然免於人類侵擾,有重新痊癒的機會,並進一步幫助我們的星球避免氣候變遷的最壞影響。」

海洋困境嚴峻,亟須《全球海洋公約》成為守護利器

2022 年 3 月,各地政府即將就《全球海洋公約》,在聯合國展開最後一輪的政府間協商會議(IGC4),綠色和平力倡世界領導人達成共識,承諾在 2030 年前為全球至少 30% 的海洋提供足夠保護,而「現在」就是必須採取行動的關鍵時刻!

全球已有超過 400 萬公眾連署發聲,強力呼籲世界領導人通過《全球海洋公約》,更有約 100 個國家表示以不同程度支持「2030 年保護 30% 海洋」的目標。邀請您一起加入守護海洋的浩大陣營,讓蔚藍大海得到完整保護,使您我與下一代得以與珍貴海洋共存共榮、生生不息。

參考原文: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