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4 mins

綠色和平船艦出動!阻止開採天然氣,籲盡早淘汰化石燃料、拯救氣候危機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2021 年 10 月,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遠征亞德里亞海,任務是為了揭露化石燃料企業在當地海域進行天然氣探勘,並造成氣候與生態威脅。透過倡議行動,要求歐盟制定禁止化石燃料廣告與贊助的相應法規,早日淘汰高碳排的化石燃料能源。

隨著近年來不斷刷新紀錄的高溫熱浪,災難級洪水擊潰都市下水道系統,以及難以控制的森林野火延燒,似乎讓全球大眾逐漸意識到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已近在眼前,而極端天氣事件和化石燃料之間,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由於天然氣燃燒時排放的二氧化碳少於煤炭和石油,所以被廣泛地宣傳做為取代煤炭和石油的燃料。然而,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對全球暖化的影響比二氧化碳威力更強。根據科學研究指出,當甲烷釋放到大氣中,以 20 年期間估算,得出溫室效應破壞力為二氧化碳的 84 倍。甚至在鑽井、儲存和運輸整個生產週期期間,都能在空氣中偵測到甲烷的蹤跡。

由此可知,天然氣並非減碳真正的解方,也無法確實減輕對環境的衝擊。甚至因為政府與企業將開發成本投入天然氣,而影響到原可以用於發展再生能源的資源。

雖然天然氣的碳排比石油和煤炭低,但會釋放甲烷,助長氣候危機。
雖然天然氣的碳排比石油和煤炭低,但會釋放甲烷,助長氣候危機。 © Greenpeace

過時的天然氣鑽井平臺,增加甲烷外洩危機

根據研究證實,天然氣全程供應鏈都無法避免地與甲烷排放有關,所有歐洲天然氣輸儲設備外洩影響程度也比想像嚴重。這些令人震驚的發現,更凸顯了天然氣探勘設施汰舊議題,尤其石油企業為了避免設備退役而產生的成本,通常都會在超出使用期限的情況下繼續運作。

自 1999 年以來,就已有業者開始在北亞德里亞海(Adriatic Sea)進行天然氣開採,目前克羅埃西亞海域共有 51 口井和 18 個海上天然氣平臺。由於現有的開採區域已瀕臨枯竭,再加上認定天然氣是排碳量最低的化石燃料,所以克羅埃西亞政府將國家能源大部分預算,都投注於研發開採天然氣的新技術,以朝向低碳經濟轉型的策略方向。

然而,即使綠色和平克羅埃西亞辦公室不斷警告甲烷外洩的可能性,以及呼籲克羅埃西亞政府和當地天然氣公司INA,必須檢查開採設施與所有因鑽井而引發的氣體外漏風險。但政府和天然氣公司都不予回應,也沒有提供任何調查結果。

綠色和平中歐與東歐分部警告,位於克羅埃西亞亞德里亞海的天然氣鑽井平臺,大多已經過了年限且不堪使用,其中一座運作中的天然氣鑽井平臺Ivana D,甚至於 2020 年倒塌,並在失蹤五天後發現遺留在海底。

2021年10月18日,綠色和平行動者於克羅埃西亞的亞德里亞海域,乘坐氣挺在近期啟用的天然氣海上平臺,漆上「氣候殺手」,向歐盟領導人倡議要求淘汰化石燃料,拯救氣候危機。
2021年10月18日,綠色和平行動者於克羅埃西亞的亞德里亞海域,乘坐氣挺在近期啟用的天然氣海上平臺,漆上「氣候殺手」,向歐盟領導人倡議要求淘汰化石燃料,拯救氣候危機。 © Max Zielinski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抗議行動:停止開採天然氣!

據說 Ivana D 油井已經關閉,但是政府和INA公司並沒有打算從海底清除設備殘骸,完全忽視科學已證明甲烷外洩的潛在威脅。甚至,克羅埃西亞政府還尋求歐盟資金支援,計劃擴大天然氣開採設施規模。

因此2021 年 10 月,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Arctic Sunrise),航行至克羅埃西亞普拉市(Pula)以西的亞德里亞海域,在INA公司於 2020 年沉沒近一年的天然氣鑽井平臺 Ivana D 附近,展開一條 23 公尺長的布條進行和平倡議,「清理你們的爛攤子,停止開採天然氣!」。

2021年10月16日,綠色和平行動者於克羅埃西亞的亞德里亞海域,展開23 公尺長的布條進行和平倡議,「清理你們的爛攤子,停止開採天然氣!」
2021年10月16日,綠色和平行動者於克羅埃西亞的亞德里亞海域,展開23 公尺長的布條進行和平倡議,「清理你們的爛攤子,停止開採天然氣!」 © Dorina De Jonge / Greenpeace

此外,綠色和平為了呼籲歐盟領袖遠離天然氣,在克羅埃西亞克爾克島進行倡議。地點位於最近落成的液態天然氣碼頭,這座天然氣站幾乎由歐盟和該國政府撥款挹注,成本超過 2 億歐元。

綠色和平強調,仰賴天然氣有害於氣候變遷、歐盟經濟和當地居民,是減少碳排放的錯誤方案。同時,企業必須解決老舊油井設施的問題,以及開採過程中甲烷外洩的風險。為了避免氣候危機加劇,必須盡快發展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

2021 年 11 月 13 日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屆締約方會議」(COP26),提出未來10年是減碳關鍵期,各國政府都必須把握時間,專注於對抗氣候危機,以共同努力扭轉與避免全球暖化的氣候災難。(延伸閱讀:【COP26系列】聯合國氣候大會落幕,結果如何?減碳協議是成功還是失敗?

氣候殺手的「漂綠」廣告,有毒!

多年來,石油公司持續提倡「天然氣是比煤炭和石油更為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並宣傳其為「天然」、「潔淨」的替代燃料,為實現潔淨能源扮演關鍵角色;更利用廣告誤導社會大眾,以延緩實現綠色正義。

綠色和平行動者手舉「天然氣=錯誤解方」字牌,向民眾邀請連署,呼籲政府制定法規禁止化石燃料業者在歐盟打廣告和贊助,進行漂綠行為。
綠色和平行動者手舉「天然氣=錯誤解方」字牌,向民眾邀請連署,呼籲政府制定法規禁止化石燃料業者在歐盟打廣告和贊助,進行漂綠行為。 © Branka Keser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荷蘭辦公室委託以氣候為主的媒體平臺 DeSmog 調查,發表《話術與作為:化石燃料廣告背後的真相》報告指出,在社群媒體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 和 YouTube審查六家能源公司,荷蘭殼牌(Shell)、法國道達爾能源(Total Energies)、瑞典石油公司(Preem)、義大利能源埃尼集團(Eni)、西班牙能源公司(Repsol)和瑞典能源(Fortum)的 3,000 多則廣告。其中 3 家公司Shell、Preem和Fortum違規最為嚴重,每家均有 81% 的廣告歸類為「漂綠」(Greenwashing),意指未能準確溝通公司業務內容,而且誤導消費者以及宣傳錯誤的解決方案。

天然氣是歐盟第二大碳排放源,甚至超過煤炭。為了消弭大眾誤解,禁止化石燃料廣告也是具體措施之一,而非放任漂綠手法延緩氣候行動。綠色和平與 20 個非政府組織合作發起「歐洲公民倡議書」(European Citizens’ Initiative,ECI),呼籲制定禁止化石燃料在歐盟廣告和贊助的相應法律與法規。

位於亞德里亞海域的天然氣鑽井平臺。
位於亞德里亞海域的天然氣鑽井平臺。 © Greenpeace

世界各國政府必須停止將公共資金投注於新的天然氣油井設施,阻止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企業繼續透過遊說和漂綠獲利。

無論政府與企業集團,都必須開始推動大規模投資潔淨能源轉型,專注於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和存儲的解決方案。並在 2035 年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這是避免正在迅速陷入氣候災難的必要途徑,以盡到守護地球的環境義務和社會責任。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