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5 min

破紀錄的東京奧運,穩奪奧運史上極端氣候的金牌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為期 17 天的東京奧運甫於父親節落幕,臺灣創下紀錄,共計獲得史上最多的 12 面獎牌,地主日本隊也突破往年紀錄,獲得 27 面金牌。然而在此次奧運期間,日本還獲得了一個金牌:奧運史上最熱最潮濕的得主。多名運動選手在賽場上因悶熱天氣感到身體不適,甚至中暑、昏倒。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最新科學分析則顯示,東亞各地城市的高溫天氣變得越來越頻繁,將不再只是偶然。

東京奧運 7 月 23 日開幕,開始之前,俄羅斯射箭選手 Svetlana Gomboeva 參與資格賽時因中暑昏倒,而多位男子三項鐵人選手也在比賽結束後體力透支昏倒;塞爾維亞網球球王 Novak Djokovic 在 25 日的賽事結束後,向媒體表示天氣實在太熱了,並直言比賽應該改在下午 3 點後進行;在 24、25 日兩天參加公路自行車賽的選手們,也有將近三分之二的選手因天氣因素於中途退賽。8 月 1 日,東京奧委會承認,奧運第一週,有 30 名工作人員和志工因高溫不適接受治療。

東京奧運的馬拉松賽事於北海道札幌舉行,但當地在2021年夏季出現破紀錄高溫,並連續兩週氣溫超過攝氏30度,對奧運選手帶來的影響令人關注。© Greenpeace
東京奧運的馬拉松賽事於北海道札幌舉行,但當地在2021年夏季出現破紀錄高溫,並連續兩週氣溫超過攝氏30度,對奧運選手帶來的影響令人關注。© Greenpeace © Greenpeace

東京的夏季,因為當地地理環境,一般都炎熱潮濕,在過去,東京夏季平均氣溫約攝氏 30 度,近年來天氣卻熱得異常,每年氣溫超過攝氏 35 度的天數,已經從平均 1 天增加至 12 天。科學研究也顯示,目前東京所經歷「危險而極端」的溫度,與氣候危機是一致的。氣候緊急狀態,導致全球平均氣溫長期攀升,極端炎熱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平均也持續增加。

綠色和平東亞辦公室最新報告:東亞城市極端升溫

本屆異常炎熱的奧運會,是氣候危機日益嚴重的另一個警告。

綠色和平深入研究了東亞地區數十年的城市溫度數據,並發布最新報告,經科學分析發現,您我身處的這個地區,夏季比平均更早出現高溫,且炎熱的時間持續更久。

綠色和平根據人口規模選取 57 個東亞地區城市,分析其溫度數據,以一年中第一個「高溫日」(攝氏 30 度或以上)以及「極端高溫日」(攝氏 33 度或以上)的頻率編制(註:各地對熱浪和高溫會有不同標準,這次研究中以此定義)。

氣溫數據來自日本氣象廳、韓國氣象廳及全球歷史氣候學網絡(Global Historical Climatology Network,GHCN)。研究人員追溯數十年前的記錄,以確保捕捉到真正的長期趨勢,而非僅是天氣模式的短期變化。

首爾市民在漢江河畔戲水避暑。© Soojung Do / Greenpeace
首爾市民在漢江河畔戲水避暑。© Soojung Do / Greenpeace © Soojung Do / Greenpeace

根據以上標準與數據,綠色和平此次研究發現 2 大重點:

1. 炎熱日子來得更早,持續時間更長

根據嚴謹的研究發現,此次研究的 57 個城市中,超過 80%(48 個)的城市,炎熱夏季已經逐漸提前到來。從 2001 年至 2020 年的 20 年,對比上個 20 年(1981 至 2000):

  • 東京、首爾的首個「高溫日」提早了 11 天
  • 上海的首個「高溫日」提早了 12 天
  • 札幌的首個「高溫日」提早了 23 天。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奧委會已經預視極端氣候對運動賽事及運動員健康的危機,將馬拉松比賽移師氣溫相對低的北部,位於北海道的札幌舉行。然而,當地近日氣溫最高達攝氏 34 度,而且已經連續 16 日高於攝氏 30 度,打破自 1924 年以來的高溫紀錄。

2. 高溫天氣更頻繁

  • 這次研究也發現,高溫天氣更頻繁出現。過去 20 年,即 2001 年至 2020 年,北京的「熱浪」頻率與前 40 年相比,幾乎增加了兩倍(「熱浪」在此的定義是攝氏 35 高溫持續超過 3 天)。而廣州自 1961 年以來已記錄了 98 次熱浪,其中有 73 次出現於 1998 年或之後。
  • 在東京,自 1960 年代以來,高溫日數增加了一倍多。60 年代的東京,攝氏 33 度或以上的高溫日平均日數為 13 天,而近 10年 ,數字已經躍升到 27 天。
  • 韓國的城市經歷同樣趨勢,當研究人員分析當地 8 個城市過去 60 年的天氣數據後,發現全部都在近 10 年記錄最多攝氏 35 度氣溫的日子。以釜山為例,1961 年至 2010 年間,每年的高溫日數均低於 10 天,但到了 2018 年,該市卻錄得 18 個極端高溫日。

更頻繁、強烈、長時間的極端炎熱氣候代表什麽?

東奧運動員因高溫天氣引發身體不適,影響比賽表現,其實提醒您我:氣候告急,無人能夠置身事外。極端氣候帶來的損害,將影響地球生態、經濟、糧食供應,以及人體健康。

2020年6月北京,外送員正在路口等候紅綠燈,選擇在建築蔭蔽地方躲太陽。© Yan Tu/Greenpeace
2020年6月北京,外送員正在路口等候紅綠燈,選擇在建築蔭蔽地方躲太陽。© Yan Tu/Greenpeace © Yan Tu/Greenpeace

風險最高的是長者、兒童、戶外工作者(如農民、建築工人、清潔工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 2018 年席捲東亞的熱浪,間接或直接造成日本和韓國共超過 1,000 人死亡,並有數千人因中暑相關健康狀況送醫。

氣候緊急!必須加速能源轉型

大量科學證據表明,這些趨勢與氣候危機有關。綠色和平這份最新報告,一再驗證這一事實,身處東亞地區的您我,必須意識到氣候風險正在不斷增加,氣候危機更有越漸嚴重的趨勢。

綠色和平東亞氣候緊急專案經理金美憼(Mikyoung Kim)指出:「過去兩週,我們看到多名奧運運動員因中暑而倒下。今年夏天早些時候,中國廣東的極端氣溫迫使工廠關閉,據報導,韓國數十萬牲畜因熱浪而死亡。這些極端高溫事件與東亞地區不斷變化的氣候情況一致。除非各地政府轉向潔淨的再生能源,積極淘汰污染環境的化石燃料,否則極端而危險的氣溫只會出現得更加頻繁。」

日本福島縣主要的風電場之一,33組風力發電機每年生產的電力相當於35,000戶家庭的電力需求。福島縣已宣布將在2040年實現100%再生能源目標。© Guillaume Bression / Greenpeace
日本福島縣主要的風電場之一,33組風力發電機每年生產的電力相當於35,000戶家庭的電力需求。福島縣已宣布將在2040年實現100%再生能源目標。© Guillaume Bression / Greenpeace © Guillaume Bression / Greenpeace

近年來臺灣也屢創高溫紀錄,2020 年七八月,超過攝氏 36 度的天數雙雙破了史上紀錄,臺北市測站更測得 140 年來最高溫攝氏 39.7 度,2021 年的 5 月則是自 1947 年以來最熱的 5 月。炙熱高溫除了讓人不適,更對生態、環境、糧食等面向造成影響。

新冠疫情下,奧運格言更新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Faster, Higher, Stronger, Together),而為了減緩全球暖化所加劇的高溫、熱浪、瞬間強降雨、超強颱風等極端氣候事件,防止氣候危機威脅您我與下一代的家園,在此關鍵時刻,也需要有您與綠色和平一起向全球企業及政府倡議,轉用永續的再生能源、訂定更加積極且具體的減碳政策,並落實對高碳排產業的規管。為地球降溫的路上,唯有政府、企業、公眾三方更加團結,您我才能在更加安全、宜居的環境中,享受奧運殿堂的精采賽事,見證運動員們寫下歷史。

守護氣候行動急需您支持!

氣候緊急已成現實,綠色和平致力推動政府修法、要求企業轉用再生能源,加速減碳腳步!

捐款支持

閱讀及下載英文報告:《Extreme Temperature Rise in East Asia Cities》(東亞城市極端升溫)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