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3 mins

化石燃料的喪鐘響起了,全球金融界逐漸撤資燃煤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隨著風能和太陽能競爭力增強,化石燃料公司的商業模式也逐漸削弱。2019年起有越來越多保險公司拒絕承保煤炭工業,2020年1月,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 )表示,將降低化石燃料的投資比例。臺灣的玉山銀行也撤資燃煤產業,正如美國電視頻道CNBC財經專家吉姆.克萊默(Jim Cramer)所說,「我已經跟化石燃料說再見了。化石燃料沒戲唱了。」

2020年1月於瑞士達佛斯所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綠色和平全球執行長珍妮佛·摩根(Jennifer Morgan,圖中左三)出席表達環境訴求。
2020年1月於瑞士達佛斯所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綠色和平全球執行長珍妮佛·摩根(Jennifer Morgan,圖中左三)出席表達環境訴求。 © World Economic Forum / FELIX LEDRU

2019一整年,氣候變遷已在全球造成失控的洪水、野火,和難以忍受的熱浪。到目前為止,全球平均氣溫增加了攝氏0.8度。[1] 2020年1月21日,在瑞士達佛斯(Davos)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中,來自世界各地的銀行與退休基金執行長共聚一堂,一邊高調關心氣候變遷,一邊卻集體為化石燃料公司挹注了總計高達1.4兆美元的投資額。[2]

綠色和平行動者於世界經濟論壇場外進行倡議,要求停止資助會加劇氣候變遷的化石燃料產業,應為氣候危機做出實際改變。
綠色和平行動者於世界經濟論壇場外進行倡議,要求停止資助會加劇氣候變遷的化石燃料產業,應為氣候危機做出實際改變。 © Greenpeace / Ex-Press / Flurin Bertschinger

「金融部門是應對氣候變遷的核心角色」,英格蘭銀行行長、聯合國氣候行動和氣候變遷特使馬克卡尼(Mark Carney)發出提醒:氣候問題可能會繼續惡化,若要減緩氣候變遷,沒有財政和金融參與是無法達到的

「富人花錢逃避地球暖化、飢餓和衝突,受苦的是世界上剩下的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極端貧困與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艾爾斯頓(Philip Alston)[3]

事實上,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開始前公佈的年度風險報告,羅列未來十年最可能發生的五個重大風險,包括了:

  1. 可能危害財產、基礎建設和人類生存的極端氣候事件。
  2. 政府和企業未能緩解、應對氣候變遷。
  3. 人為環境破壞和災難,包括漏油和放射性污染等。
  4. 生物多樣性流失和生態系統瓦解,造成環境不可逆轉的傷害。
  5. 重大天災,如地震、海嘯、火山爆發和磁暴。

因此,當這些銀行家、投資者們聚集會議時,全世界關心氣候變遷的人無不關切他們的會議結果。令人失望地,綠色和平國際辦公室的調查報告指出,這些大老闆們恐怕只是將迫切的氣候危機當成紙上談兵,以方便對外公關需要時提出說法。

鉅額投資化石燃料,銀行和保險公司火上澆油

投資化石燃料產業,就如為地球火上澆油,惡化氣候危機。
投資化石燃料產業,就如為地球火上澆油,惡化氣候危機。 © Greenpeace / Ex-Press / Flurin Bertschinger

自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The Paris Agreement)簽署以來,全球33家主要銀行共向化石燃料領域注入1.9兆美元。更在短短近三年的時間,共有24家銀行為化石燃料提供了1.4兆美元的資金,其中,共有10家各別投資化石燃料達1兆美元,正好是全球215家跨國公司在未來五年可能因氣候影響產生的財務損失總額。這1兆美元可以購買相當於640百萬瓩的太陽能,超過了目前全球的太陽能產能

化石燃料的喪鐘響起了: 商業模式逐漸減弱

儘管世界經濟論壇讓人看透金融投資者的虛假嘴臉,但是來自各方的壓力,迫使部分金融機構不得不將氣候變遷從紙上公關轉成實際行動。隨著風能和太陽能競爭力轉強,化石燃料公司的商業模式正逐漸減弱。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也逐漸遭到投資銀行撤資。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也逐漸遭到投資銀行撤資。 © Simran McKenna / Greenpeace

本月初,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將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ExxonMobil)的股票評等從「中立」下修到「賣出」。2020年1月,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 )表示:脫手骯髒的煤碳資產是第一步,將在資金重分配之前降低化石燃料的投資比例。

2020年3月2日,綠色和平行動者在貝萊德(BlackRock )總部倡議,呼籲貝萊德要求西門子董事會,停止支持印度礦業公司阿達尼(Adani)在澳洲的所有基礎設施建設專案。
2020年3月2日,綠色和平行動者在貝萊德(BlackRock )總部倡議,呼籲貝萊德要求西門子董事會,停止支持印度礦業公司阿達尼(Adani)在澳洲的所有基礎設施建設專案。 © Bernd Hartung / Greenpeace

CNBC財經專家吉姆.克萊默(Jim Cramer)說,化石燃料已經走向終點了,新一代的退休基金經理人都在撤資了。根據國際氣候變遷撤資運動(Fossil Free)統計,全球為氣候撤資的金額達14兆美元,有超過1,100間機構組織選擇不再資助化石燃料產業,當中包含宗教團體、基金會、學校、政府機關與基金、私人企業等。

防止升溫超過攝氏1.5度的關鍵方法:停止發展化石燃煤

回到臺灣,去年澳洲野火燒得正烈之時,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小組發現台電從1995年開始就投資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班卡拉煤礦場(Bengalla Coal Mine),直至2018年累積投資金額至少超過臺幣60億元,儼然是間接助長大火燃燒。

煤炭需求將逐漸減少,綠色和平呼籲台電停止投資煤炭,應將資金投入發展再生能源。
煤炭需求將逐漸減少,綠色和平呼籲台電停止投資煤炭,應將資金投入發展再生能源。 © Greenpeace / Peter Caton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 [4],已經有許多保險公司拒絕提供煤炭工業保險給付。環保組織「不與煤炭為友」(Unfriend Coal)每年針對保險公司、煤炭與氣候變遷發表調查報告,根據2019的年報顯示,有10家保險公司採取行動、拒絕為新的燃煤公司提供保險服務,使得全球從煤炭撤資的保險公司總數達到17家。

停止投資燃煤,不僅是因應業界趨勢,更是為減緩氣候變遷必須做到的責任。
停止投資燃煤,不僅是因應業界趨勢,更是為減緩氣候變遷必須做到的責任。 © Nian Shan / Greenpeace

2019年有7家亞洲的金融機構撤資化石燃料產業,台電應該停止投資煤炭,加入全球其他放棄煤炭的行列,以實際行動證明,身為臺灣能源政策的領頭羊,氣候變遷高於營利的前瞻性考量,會是對人民、國家與地球最大的投資和貢獻。

減緩氣候變遷第一步:撤回燃煤產業投資

隨著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破紀錄的高溫、乾旱導致森林野火在 2019 年失去控制,火舌肆虐各地、生靈塗炭。

全球紛紛意識氣候危機的衝擊不分國界,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根據國際氣候變遷撤資運動(Fossil Free)統計,全球為氣候撤資金額達 14 兆美元,有超過 1,100 間機構組織選擇不再資助化石燃料產業。令人遺憾的是,國營事業台電公司不但沒有選擇與全球攜手對抗氣候危機,更在 2018 年「加碼投資」澳洲班卡拉煤礦場高達新台幣 48 億元。

當全球無分政府、企業或個人都盡其所能採取積極的氣候行動,綠色和平懇請您也能加入連署,要求台電公開海外化石燃料投資的詳細數字,並承諾擬定海外煤炭撤資時程表,不再犧牲環境與氣候來賺取獲利!

附註:

[1] Greenpeace: Oil industry giants like BP will push the planet's climate way past 1.5ºC of global heating
[2] Greenpeace: Greenpeace report: Davos financial players pump US$1.4 trillion into fossil fuels
[3] "It's the Finance Sector, Stupid" Report
[4] The Guardian: Growing number of global insurance firms divesting from fossil fuels

延伸閱讀:

很多臺灣人,像您一樣…

為確保獨立與公正,我們從不接受來自政府或企業的捐款。所有推動環境工作的資源 100% 來自熱心民眾,您的支持對我們無比重要。 我們承諾謹慎使用每分資源,並力行資訊公開透明。您願意加入我們,以幾分鐘的時間,每天 10 元的金額,共同守護我們唯一家園嗎?

我願意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