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3 mins

【世界烏龜日】海洋裡的盔甲英雄:海龜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5月23日是世界烏龜日(World Turtle Day) ,而6月16日則是世界海龜日(World Sea Turtle Day),還有比這更適合的時機,來表達我們對這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大使的愛與尊敬嗎?

海龜生活在海洋中。他們很少在一處閒蕩,總是巡航著整座海洋,這裡看看沿岸的淺瀉湖,那裏在海底山稍作停留,再穿越一望無際的公海高速公路,只在要產卵的時候,才會回到陸地上。

他們是不折不扣的海洋生物,而且是非常特別的海洋生物。

馬爾地夫的綠蠵龜。氣候變遷造成這裡海水升溫,影響珊瑚礁生態,也影響到在這裡覓食的海龜。 © Greenpeace / Paul Hilton

海龜是很古老的生物,幾百萬年來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今日仍漫遊海底的最大型海龜是棱皮龜,他們有著皮革質地的甲殼,最大可以長到像個雙人床那麼大,但當他們當出生時,只是乒乓球大小的蛋而已。

小海龜不只可愛到犯規,而且天不怕地不怕,他們在一孵化面臨的第一個考驗,就是要勇敢地從媽媽下蛋的地方衝過整片沙灘。只有最幸運跟最勇敢的小海龜才能躲過海鳥、螃蟹、狐狸等天敵,順利回到海洋。他們是小小海龜英雄!

法屬圭亞那的Awala Yalimapo沙灘上剛孵化的稜皮龜寶寶,成功抵達海水。 © Jody Amiet / Greenpeace

跟已經絕跡的古巨龜比起來,現代的海龜只能算是小個頭,古巨龜比今天的棱皮龜(leatherback)還要大兩倍,光是他的頭就有一公尺長。

法屬圭亞那一隻被標記追蹤器的稜皮龜。 © Jody Amiet / Greenpeace

有些海龜因為他們的外表而得名,赤蠵龜有個大頭,英文名叫做loggerhead,玳瑁有著像鷹喙般的嘴,英文名叫作hawksbill,而綠蠵龜則是因為在龜殼底下有一層綠色脂肪而得名,英文為green sea turtle。

南太平洋厄瓜多海裡人工集魚器附近的一隻赤蠵龜(loggerhead)。 © Alex Hofford / Greenpeace

守護海洋,我們一起行動

海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氣候變遷、塑膠污染、破壞性捕撈和深海採礦,種種破壞都會對海洋帶來致命傷害。我支持綠色和平推動守護海洋的環保與倡議工作。

立即連署,守護海洋

不同種類的海龜在食物上的口味也不一樣,從比較無味的水母跟海草,到海綿跟酥脆的螃蟹都有,有的海龜甚至喜歡吃飛魚當點心,這可是需要非凡的捕捉技術才能做到的。

就像其他的爬蟲類,小海龜的性別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較熱的環境中會產出比較多的雌海龜。最新的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因此對海龜的繁殖造成越來越大的威脅。

每七個種類的海龜中,就有六種正瀕危,且是因為人類而瀕危──被漁具纏繞、棲息地遭到破壞、污染以及獵捕,都一再造成海龜的傷亡。綠色和平一直在努力抗衡破壞性漁法,減少他們對海龜的誤捕及傷害,同時也致力解決氣候變遷以及污染的問題,並發起運動反對破壞性的海龜網捕。

印尼科莫多國家公園海裡珊瑚礁的一隻玳瑁(hawksbill)。

Greenpeace綠色和平需要您的支持

守護全球海洋免受傷害,還需要您我繼續關心,綠色和平將持續守住這個藍色星球,於全球各地繼續遊說政府及企業加強海洋保護相關政策,包括接下來將於聯合國會議討論的全球海洋保護區等國際協議。此外,我們的船隊長期在海上調查並揭露海洋破壞的真相,包括過度捕撈、非法作業,以及生態破壞、塑膠污染等,讓更多全球守護者加入關心,並以具體證據向各國領導人及企業表達守護海洋的迫切性。邀您一同捐款支持綠色和平的國際環境工作!

延伸閱讀:

相關標籤:

動物海洋全球環境議題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