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新聞稿 生活
3 mins

缺少安全報告 化學品成了糖衣毒藥

作者: Greenpeace
化學物質管理問題層出不窮,環保署12月11日即將正式上路的「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資料登錄辦法」不但脫離國際法規,亦被發現無法有效改善化學物質控管問題。數名綠色和平行動者 28 日來到環保署前,以貼符咒方式暗示環保署新法缺失。

【2014年10月28日 | 臺北】環保署「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資料登錄辦法」中,僅規範製造或輸入超過 1000 噸以上的化學物質需提交包括危害評估和曝露評估資訊等安全報告,而 1000 噸以下的化學物質則不在此限。臺灣化學物質使用現狀是少量但多樣,一旦噸數放大後,絕大多數的化學物質皆不需要附安全報告。進口商省下高額的實驗成本的同時,民眾的安全與環境的健康已被犧牲殆盡。

在行政院環保署前抗議法規鬆散

根據歐盟 REACH 法規,只要化學物質輸入超過 10 噸以上,就需要提出安全報告,說明其危害和曝露風險評估。在中國,甚至 1 噸以上就要附安全報告。新法放寬標準,不但是歐盟的 100 倍,更是中國的千倍。

綠色和平污染防治專案主任賴倩如表示:「新法放寬標準,將原先訂為 10 噸即要提交化學安全報告的標準,一舉拉大百倍到 1000 噸以上才需提交,新修訂的提交標準,完全落後國際,更不符合臺灣現況。這樣的法令讓化學物質變成包了糖衣的毒藥,如何保障臺灣民眾的安全與環境的健康?」

賴倩如指出,新法放寬標準將使大部分流通在臺灣的化學物質毋須提交安全報告即可進口製造,化學管理門戶洞開。綠色和平嚴正要求環保署毒管處,應以大眾與環境安全為依歸,在辦法施行前,立即修正提交化學安全報告的噸數標準為 10 噸,才能與國際同步,符合臺灣現況與社會期待。

現場環保線的記者眾多

相關標籤:

政策倡議有毒物質活動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