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超市走塑目標

透過與企業對話和發動群眾及社區支持,推動本地超市減少使用即棄塑膠。造成全球海洋塑膠污染其中之一的源頭便是我們熟悉的超級市場。超級市場內的貨品不少附有一次性塑膠包裝,而一星期到超級市場購物數次已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一旦購買超級市場的貨品,亦近乎等於同時購買一堆塑膠包裝,而這些塑膠包裝於我們回家後就立即會被掉進垃圾筒。實情是:這些資源龐大的超級市場可迅速扭轉過度使用塑膠的情況,但香港的超級市場仍未真正採取任何真正行動,解決其製造大量塑膠的問題。

你知道嗎?

有統計發現,我們每分鐘將一輛貨櫃車容量的垃圾直接倒入海洋,這亦表示每年將近有1,270萬噸塑膠垃圾被掉進大海,包括膠樽、膠袋和微膠珠。

超市走塑項目里程碑

如果其他於香港以外的超級市場已做到開始採取正面行動,香港本地的超級市場亦當然不是例外。若我們集合群眾力量,便可鼓勵這些超級市場停止過度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這不單改變超級市場的公司內部政策,更可直接減少我們每天使用的塑膠物品和為社會帶來大規模的改變。由現在開始起,哪一家香港的超級市場將成為這場「比賽」的贏家?

已於 2019 年第一季完成

與香港教育大學團隊合作,隨彩虹勇士號出航 20 個採樣點,發佈香港首個全面海岸塑膠污染研究《塑膠圍港》,揭發本地全面海岸塑膠污染情況。

已於 2019 年第三季完成

推動群眾了解超市使用塑膠情況,就超市使用即棄塑膠進行調查,更以不同家庭儲膠及減塑經驗為題,推出真人騷節目,為下一階段與企業對話的升級作準備。

已於 2019 年第四季完成

集合超過 1.2 萬名市民參與聯署,成功推動本地大型連鎖超市百佳率先承諾擴展裸裝蔬果試行計劃,及於旗下超市增設「裸買補充站」。

已於 2019 年第四季完成

與香港大學合辦亞洲首個跨地域超市業界科學峰會,邀請多間本地超市、法國連鎖無塑超市及英國顧問公司代表,以及綠色和平科學家和政府代表出席,交流超市減塑經驗和實際營運模式等,為問題供解決方案。

已於 2020 年第二季完成

於 5 月發表《香港連鎖超市走塑表現評級》報告,針對 7 個超市品牌的走塑措施進行評分,透過輿論向連鎖超市施壓。

持續跟進中

積極與本地連鎖超市管理層直接對話以至會面;2.4 萬名市民聯署推動下,百佳母公司屈臣氏集團首次訂立較具體的 2030 年走塑承諾,包括增加裸買補充站、擴展減塑蔬果區等。

已於 2021 年第三季完成

發佈香港首個郊野溪流微塑膠調查,發現半數樣本含有微塑膠,響起食水系統污染警號,促請超市減少無謂包裝,並提供無塑購物選擇予消費者,達致源頭減廢。

已於 2021 年第四季完成

舉辦一連四次社區走塑工作坊及定期「走塑大 Hunt」活動,擴展「全城走塑」計劃參與店鋪至超過 1,100 間,在全港各區形成走塑友善環境,鼓勵更多市民實踐源頭減廢。

已於 2022 年第一季完成

一連三個月在荃灣路德圍舉行「唔該借借──重用餐具社區實驗」,邀請小店參與餐具借還服務,具體展示香港設立重用餐具配套的可行性。

已於 2022 年第一季啟動,持續跟進中

去信香港太古可口可樂,促請跟隨甚至加倍履行國際總部「2030 年最少 25% 飲品改以可重用容器銷售」的減塑承諾;聯同本地裸買店、回收廠、環保網店成員舉行網上講座,推廣綠色生活及減廢文化。

已於 2022 年第三季啟動,持續跟進中

發佈調查推算港人年均消耗 4 億個外賣咖啡杯,並發現逾半市民願意試用外賣器皿借還服務;推出「上環重用杯借還計劃」,聯同初創企業研發手機應用程式,於 6 間上環咖啡店方便顧客以重用代替即棄,促請政府投放資源發展相關系統。

持續跟進中

動員超過 5,000 人參與 2021 年「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公眾諮詢,成功促使政府於 2024 年 4 月實施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同時繼續爭取訂立可重用餐具社區配套時間表。

已於 2022 年第四季啟動,持續跟進中

重用杯借還計劃踏入第二階段,擴展至港九新界超過 36 間參與咖啡店,並首次與咖啡品牌全線分店合作,進一步示範重用餐具借還系統於香港的可行性。

已於 2023 年第四季完成

與科大及城大研究團隊發佈《「重」塑未來》報告,以生命週期分析(LCA)分析證實重用杯比即棄杯更具環境效益,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水資源消耗。

解決全球塑膠污染,立即網上捐款

捐出等同您1%月入的金額,支持我們維持100%財政獨立!為確保獨立與公正,我們從不接受來自政府或企業的捐款。所有推動環境工作的資源100%來自熱心民眾。 我們承諾謹慎使用每分資源,並力行資訊公開透明。您願意加入我們,以幾分鐘的時間,每天6元的金額,共同守護我們唯一家園嗎?

我願意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