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塑膠
4 mins

「港產」即棄垃圾升級裝置藝術 設計師:使用即棄前停一停,諗一諗

作者: 綠色和平

香港人生活忙碌,不期然養成用完即棄習慣,產品在短暫使用過後便淪為垃圾,借用堆填區空間寄存煩惱。如何讓你「停一停,諗一諗」,看見每日棄置量驚人的即棄餐具與容器,由此反思即棄文化,一起實踐源頭減廢?

綠色和平與香港升級再造產品設計師張瑋晉(Kevin)合作,利用義工團隊、公眾及不同機構從日常生活中收集的即棄餐具,製成大型裝置藝術,並於 7 月 5 -7 日在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舉行的森海守衛隊歷險嘉年華首次展出。在作品誕生前夕,與你分享 Kevin 及兩位綠色和平義工的行動點滴,以及堅持「重用代替即棄」的環保理念。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綠色和平 Greenpeace Hong Kong (@greenpeace_hk)

設計師 Kevin:走出環保同溫層 證明減廢值得做

步進 Kevin 位於灣仔藍屋的工作室,抬頭有幾十個回收膠樽變身燈罩柔化燈光,層架一隅放置復刻玩具與遊戲機,還有整幢牆擺滿各種修理「架生」,似藝術工作室更似小型工場,「我所有創作,都係用呢個城市唔要嘅物料去做」。

連同 2016 年於尖沙嘴海傍展出、介紹海洋微塑膠污染的巨型吹氣膠魚,以及 2022 年於「惜簡生活節」工作坊示範以回收遮骨與紅酒木箱板製成拇指琴,Kevin 今次再度與綠色和平合作,全因他有感已養成自備餐盒及餐具習慣好幾年,「但呢段動力淨係流於一班好小眾嘅環保圈子入面,好難去感染一啲唔在乎嘅人,希望善用呢個項目提升大眾意識」。

Kevin 利用即棄餐具及容器,升級再造成裝置藝術作品,期盼喚起公眾關注即棄文化帶來的污染與環境危機。 © Greenpeace / JJ Tsui
Kevin 利用即棄餐具及容器,升級再造成裝置藝術作品,期盼喚起公眾關注即棄文化帶來的污染與環境危機。 © Greenpeace / JJ Tsui

從設計、收膠到裝嵌完工,整件裝置藝術合共需時兩個月完成。Kevin 形容最困難之處,在於鑽研作品結構如何做到「快閃」拆散再組裝,反而動員熱心義工及街坊收集餐具,卻比想像中「唾手可得」,「過程稱得上快捷同容易,因為其實香港每個角落都扔緊呢啲塑膠。」

活在同一擠迫、急促的城市,Kevin 明白要香港人改變用完即棄的習慣,花額外時間、工夫做好減廢分類,「係一個好高成本嘅動作」,卻正是他堅持 upcycling 而非 recycling 的地方:透過升級再造,把垃圾尚能辨認的狀態再次呈現,帶給觀眾更多驚喜與反思空間。「希望畀大家睇到,其實你做緊呢啲嘢(減廢、重用、回收)係有意思嘅;到彼此建立互信,就更容易投放時間同身體力行去做。」

整件大型裝置藝術,並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其中綠色和平義工 Alfred(左) 與 Praj(右)除了幫忙收集即棄餐具,亦落手落腳協助組裝。 © Greenpeace / JJ Tsui
整件大型裝置藝術,並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其中綠色和平義工 Alfred(左) 與 Praj(右)除了幫忙收集即棄餐具,亦落手落腳協助組裝。 © Greenpeace / JJ Tsui

義工 Praj:收膠易如永無止境 堅信行動帶來改變

「我係 Praj,我喺香港長大。」印裔港人 Praj 在香港土生土長,早於學生時期已在校園發起計劃,鼓勵同學培養環保習慣,畢業後亦有跟隨公司義工隊參與「淨灘」,直至去年加入成為綠色和平義工。Praj 提到他的環保啟蒙之一,源自印度家鄉的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系統處理廢物問題,令一些海岸線或鄉郊地區的垃圾堆積如山。「身為影響緊地球生態同各種生物嘅人類一分子,我自覺要盡番己責,希望見證到改變。」

Praj 今次主要從同事、朋友手上收集即棄容器,坦言很容易就儲滿幾大袋,「好似永無止境咁」,也特別感謝同事們仗義相助幫忙清洗。就算因應首階段即棄塑膠管制今年 4 月起實施,部份餐具改為紙製或木製,「但佢哋一樣都係即棄,一樣會影響環境」。眼見不少同事捨堂食取外賣,寧可邊午飯邊工作,讓 Praj 感嘆「便利」如何深植港人價值觀,但他決心堅持為環境行動,相信每一小步都可泛起更大漣漪。

認識裸買重用回收

指南內含裸買地圖、重用與回收貼士,幫助大眾培養環保生活新習慣!

免費下載環保指南

義工 Alfred:潛水驚見陳年包裝 痛心珊瑚白化

另一位幫忙收集即棄餐具的綠色和平義工 Alfred,曾於加拿大生活 20 年並修讀地球與海洋科學。即使已回流一段時間,他仍記得當地政府逐家逐戶派發回收箱,並每周收集已分類垃圾的配套措施,「環保感覺上係同生活息息相關」,形容值得香港借鏡。而這種「環保是必須做的事」思想,在 Alfred 心中依然根深蒂固,「如果我哋將一個生態環境唔好嘅地球交畀下一代,係對佢哋唔公平」。

與 Praj 一樣,Alfred 今次向同事、鄰居「收膠」,短短一星期已收集到大量即棄餐具及容器,直言按當今香港社會的生活模式見怪不怪。不過,過去六、七年的潛水體驗,不時在海底見到十多年前的包裝,「證明個膠樽一直喺水底冇分解到」,讓他打從心底拒絕習慣海洋污染,也痛心人為災害引發海洋持續升溫,導致珊瑚白化加劇,「如果再唔做好環保教育,我覺得對整個自然生態、海洋生態,都係一個返唔到轉頭,永久性嘅災害」。

要扭轉即棄文化,綠色和平倡議把重心轉移至減少使用(reduce)重複使用(reuse),尤其如香港人口稠密的城市,發展重用系統更具環境效益。我們相信,從源頭減少即棄塑膠的生產和使用,並在社區實踐以重用代替即棄(例如綠色和平推出近兩年的重用杯借還計劃),善用社會共享資源,才是方便市民的源頭減廢方案。


森海守衛隊歷險嘉年華 7 月 5- 7 日西九見!

這件神秘裝置藝術,將於森海守衛隊歷險嘉年華揭盅!歡迎你於 7 月 5-7 日來到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一邊欣賞由綠色和平、升級再造設計師 Kevin 與一眾義工合力創作的裝置藝術,一邊投入嘉年華多個精彩攤位,認識我們如何守衛香港與全球珍貴物種,免受各種森海危機威脅!👉按此了解活動詳情

綠色和平亦持續招募更多環保有心人成為我們的義工,攜手以行動為環境帶來正面改變,歡迎你按此填寫表格,我們的行動統籌稍後將與你聯絡!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