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海洋
10 mins

《明日大嶼對香港的公共財政危機》報告

作者: 綠色和平

明日大嶼對本港未來造成的財政危機,最為社會各界擔憂,但發展局仍未根據本港最新的經濟狀況作出評估。有見及此,綠色和平聯同中大經濟系前副教授、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發佈《明日大嶼對香港的公共財政危機》報告(下稱報告),透過多項政府數據和經濟及統計分析常用的專業方法,以及香港最新的公共財政狀況,從而推算出明日大嶼對本港未來公共財政有何危機。

報告發現,香港公共財政已出現結構性財赤,若政府強推「明日大嶼」,即使發債融資應付支出,不單恐5年內耗盡財政儲備,並推算出至2041年債務將逾7萬億元,甚至加劇香港正面臨的人口老化及結構性財赤,致社會及經濟進一步陷入困境。

綠色和平委託關焯照及其團隊,研究本港未來的公共財政狀況及「明日大嶼」填海工程對其影響。按保守估計,全部推算結果均顯示,一旦強推「明日大嶼」,即使假設賣地收入符合政府預期及成功發出基建債等融資,庫房均會耗盡,最快發生於2028-29財政年度,甚至於2041年債務滾存至逾7萬億元,並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陷入負債纍纍的困境。

報告亦指出,香港65歲或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百分比是全球第十高,本港持續人口老化、出生率極低,加上近年因移民潮勞動人口則大幅下降,不但不利疫後復蘇,更進一步衝擊香港中長遠經濟,本港公共財政可持續性已面臨不斷惡化的危機。當局若仍強推明日大嶼發債融資的話,恐是雪上加霜,墜入結構性財赤漩渦中。

發展局多次強調現時應討論的是「如何做好」並非「做與不做」,可是從報告結果可見,政府若漠視強推明日大嶼或將引爆的危機,猶如墜入深淵,可說無論如何也做不好。綠色和平促政府理性善用公帑,虛心回應民意,撤回「明日大嶼」,優先發展符合成本效益的棕地。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