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海洋
4 mins

鯊魚關注日,綠色和平最新報告揭露鯊魚生存危機重重

作者: 綠色和平

7 月 14 日是鯊魚關注日 ( Shark Awareness Day ),你腦海中會否馬上閃出經典電影《大白鯊》驚心動魄的音效和片段,投射出鯊魚兇殘、嗜血的形象?諷刺的是,現實世界裏,人類才是鯊魚的最大威脅。鯊魚是地球存在久遠的物種,近年面臨滅絕威脅愈添嚴峻。人類濫捕、高效的工業漁業,正將鯊魚逼向末路。綠色和平特別於今天發表《殺戮鯊場:歐盟捕魚船隊助長全球鯊魚貿易》報告(下簡稱《殺戮鯊場》),邀請你為鯊魚岌岌可危的處境請命,期望愛護海洋的你一起保護海洋,支持推動《全球海洋公約》

綠色和平調查北大西洋的鯊魚濫捕情況,圖中顯示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附近的捕撈情況。© Kajsa Sjölander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調查北大西洋的鯊魚濫捕情況,圖中顯示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附近的捕撈情況。© Kajsa Sjölander / Greenpeace

鯊魚的珍貴,你知多少?

身處華人社會,大家熟悉傳統飲食文化中,吃魚翅是地位尊貴的象徵,隨著經濟富裕,魚翅貿易蓬勃起來,導致大量獵捕鯊魚,活生生割下鯊魚鰭後再拋回大海身亡的血腥畫面。猶幸透過教育推廣,喚醒不少人開始對魚翅喜宴說不,不要鯊魚只為人類虛榮和口腹之欲而成為餐桌上的冤魂。

然而我們需要更多改變,鯊魚和海洋亦需要更有效的保護,因為全球鯊魚數量過去 50 年斷崖式下挫 70%。目前共有 81 種鯊魚物種在 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被評為受到威脅,當中,47 個列入易危物種,21 個瀕危物種,13 個列入極度瀕危物種。鯊魚早於恐龍存在於地球,經過 4.5 億年的進化,卻似乎無力抵禦人類為無窮私利的捕撈。

葡萄牙亞速爾群島的大青鯊。此又名藍鯊 (Prionace glauca) 的物種, IUCN 評為近危。 © Robert Marc Lehmann / Greenpeace
葡萄牙亞速爾群島的大青鯊。此又名藍鯊 (Prionace glauca) 的物種, IUCN 評為近危。 © Robert Marc Lehmann / Greenpeace

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鯊魚,是平衡海洋生態系統的關鍵。鯊魚在海洋生態裡扮演重要角色,牠們既是高端獵食者,也是海洋清道夫,即使有能力捕食其他魚類,鯊魚習慣吃行動較緩慢或生病的魚、甚至是海底的魚屍,讓海洋環境不受屍體影響而滋生細菌。科學家也發現,當鯊魚從珊瑚礁系統消失,幫助維繫珊瑚礁健康的魚群數量也會驟減,造成珊瑚重新生長的能力下降,因此鯊魚可能也扮演了珊瑚礁保護者的角色。

鯊魚構成海洋生態重要一環,如果鯊魚消失,海洋的健康將迅速崩壞,而依靠海洋提供生存基本與生計的人類,絕不能獨善其身。

*想知道鯊魚更多的生活習性和生存威脅,或者想認識其他海洋瀕危物種,請下載《瀕危海洋生物手冊》!

《瀕危的海洋生物手冊》電子圖鑑

綠色和平推出《瀕危的海洋生物手冊》,讓您認識 10 種鯨魚、鯊魚、海豚、海龜與企鵝的習性與牠們面臨的威脅。同時了解保護海洋、拯救動物的各種行動與「終極方案」《全球海洋公約》。

立即下載

綠色和平最新報告:北大西洋漁業對鯊魚的重大威脅

鯊魚成為世界上最受威脅的物種之一,這個物種在海洋生態裡扮演重要角色,卻慘遭工業捕撈船隊大量捕殺,明顯是國際海洋「無王管」的犧牲者。

綠色和平實地追蹤,發現葡萄牙市場公開出售多個鯊魚物種的肉品。© Toni Melajoki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實地追蹤,發現葡萄牙市場公開出售多個鯊魚物種的肉品。© Toni Melajoki / Greenpeace

數據顯示,近年來,歐盟漁船捕獲的鯊魚數量增加了兩倍,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出口的鯊魚肉最多。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 2022 年 7 月投入守護海洋之旅,啟航前往北大西洋,追蹤來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工業遠洋捕魚船隊。

今年鯊魚關注日 (Shark Awareness Day),綠色和平特別發表報告《殺戮鯊場:歐盟捕魚船隊助長全球鯊魚貿易》,揭露北大西洋幼鯊繁殖海域遭延繩捕魚業侵害;以科學及實地考察證據壯大保護海洋的理據,力證為何我們需要強力的《全球海洋公約》以保護鯊魚等瀕危海洋物種。

歐盟中的海洋大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工業遠洋捕魚業發達。《殺戮鯊場》報告揭示,他們的工業漁船隊多以延繩釣 (longlines) 方式捕魚,原本於北大西洋大肆捕撈的目標是劍魚,但隨著劍魚數量的下降,漁業急轉彎,依靠兼捕鯊魚來保持盈利。據估計,每次捕撈比例是 1 條劍魚就有 4 條鯊魚,甚至高達 10 比 1,當中牽涉價值 10 億美元的全球產業 [1],導致全球鯊魚數量在過去 50 年中驟減 70% [2]

2019 年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進行遠洋漁業實地調查,直擊見證鯊魚遭西班牙的延繩釣漁船拖捕上船。©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2019 年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進行遠洋漁業實地調查,直擊見證鯊魚遭西班牙的延繩釣漁船拖捕上船。©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延繩釣是工業化捕撈常用、極具破壞力的漁具,漁船在海中設置成千上萬的漂浮誘餌鈎,魚線可長達數十公里,以盡可能捕撈最多魚量為目標,無可避免地捕獲非漁業目標物種,這正是造成鯊魚極容易被誤捕、成為「混獲」(bycatch)的漁法。綠色和平發現在北大西洋一個日常的捕魚日,海域的漁具陣容驚人,1,200 公里長的捕魚繩纜,估計魚鉤多達 15,000 至 28,000 個。

我們同時發現,來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歐盟捕魚船隊,一直使用延繩釣在北大西洋的鯊魚養殖場捕魚,扼殺鯊魚繁殖、鯊魚幼體成長的機會,無疑把飽受生存威脅的鯊魚大力推向滅絕的不歸路。

《殺戮鯊場:歐盟捕魚船隊助長全球鯊魚貿易》報告 © Greenpeace
《殺戮鯊場:歐盟捕魚船隊助長全球鯊魚貿易》報告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英國辦公室守護海洋項目主管 Will McCallum 表示:「北大西洋的現況,是當今海洋管治嚴重缺失的鐵證。我們急須今年完成強而有效的《全球海洋公約》,以修復這個功能失調的系統,並將海洋保護置於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今年 8 月 聯合國就訂定海洋公約的大會,是各國政府決心履行保護海洋不能錯失的機會,支持可以在公海上建立海洋保護區的條約,復育鯊魚種群以至沿海社區的生計。」

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會議第五次協商會議(IGC5),將於 8 月 15 至 26 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目前有超過 100 個國家與地區,以不同程度表態支持「 30x30 」守護海洋的目標,全球近 500 萬民眾力撐綠色和平保護海洋的訴求,2030 年前保護全球 30% 的海洋。我們成立 51 年來從不接受政府、企業捐款,維持 100% 公正獨立,一切有賴公眾每一位的慷慨捐助。來到保護海洋的關鍵一刻,你的支持更顯重要。

備註:
[1] 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https://www.fao.org/3/i4795e/i4795e.pdf
[2] Nature.com 文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173-9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