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海洋
10 mins

《豪賭:破壞性漁法對印度洋公海的環境與社會衝擊》報告

作者: 綠色和平

在保護全球公海的時間競賽當中,印度洋是一個生態橋頭堡──從守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到倡議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的可持續捕撈,加強保育印度洋可以為保育全球海洋踏出重要一步。《豪賭:破壞性漁法對印度洋公海的環境與社會衝擊》報告,聚焦探討印度洋西部公海承受的捕撈壓力,工業捕撈如何衝擊生態與生計,以及必須把握「全球海洋公約」改革海洋管理。

印度洋是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家園:珊瑚礁面積佔全球30%,擁有40,000平方公里紅樹林、一些全球最大的河口(estuaries)、9個龐大海洋生態系統,整個區域卻受大規模破壞性漁業重創。早於1993年,綠色和平發表有關當地吞拿魚漁業的報告,提及「以海洋生命力無限、隨時可兌現私人利益為前題,放任漁業發展」;如今回望30年來印度洋以至全球吞拿魚漁業的急速發展,不幸一語成讖。

綜觀全球海洋,魚群數目因工業捕撈驟減,海洋生境則受過度掠奪及氣候危機夾擊,而印度洋正是首當其衝的區域──工業漁船橫行公海,本已對野生物種及沿岸社群構成生存壓力,還有氣候危機加倍顛覆生態,據評估印度洋已有三分一魚群種類遭過度捕撈。因此綠色和平積極推動各地政府於8月聯合國會議通過強而有力的「全球海洋公約」,透過制訂統一、具體的管理機制,邁向「30x30」:2030年保護最少30%海洋的目標。

報告主要發現如下:

  • 又稱「死亡之牆」的大規模流網(driftnets),早在30年前已被聯合國禁止,至今貪婪的作業者依然為捕捉大量漁獲而廣泛使用
  • 綠色和平英國辦公室調查團隊在印度洋目擊7艘漁船組建長約39公里的兩面流刺網牆,並記錄鰏魟(devil rays)等瀕危物種遭混獲(bycatch)誤捕;過去50年間,印度洋的鯊魚數量亦大幅下跌近85%
  • 除了吞拿魚為該海域的主要獵物,魷魚漁業亦迅速擴張:超過100艘漁船在區內作業,而且未受國際規範管制
  • 受薄弱制度與政治決策等因素左右,區域漁業管理形同虛設;例如印度洋吞拿魚委員會(IOTC,Indian Ocean Tuna Commission)受歐洲產業勢力影響,導致近期會議未能就解決過度捕撈的措施達成共識

下載《豪賭:破壞性漁法對印度洋公海的環境與社會衝擊》報告High Stakes: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s of destructive fishing on the high seas of the Indian Ocean)全文(英文)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