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2 mins

勿忘節日初衷!過一個不一樣的白色情人節

作者: 綠色和平媒體與推廣部主管 吳穎芝

原文刊於2017年3月號《JESSICA》

2月14日情人節有其典故和西方流傳的故事,今天大家或許已不再深究。來到3月14日「白色情人節」呢?這個源於日本的節日,在70年代末開始,是男生回應女生在情人節告白的時機。不過來到今日,大家也沒有再分2月還是3月14,總之就一律互送糖果或禮物了。情侶間日復日過著不同節日,慶祝的方式好像越來越沉悶:fine dinning、送禮物、fine dining、送禮物。有沒有方法可以「突破盲腸」?

節日成為促銷手段

節日變得越來越沉悶,皆因它已被不同的消費品牌視作促銷的黃金時間,舖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令消費彷彿成為過節的唯一途徑。以「白色情人節」為例,它其實跟西方的情人節沒甚麼直接關係,也沒有歷史典故。「白色情人節」,其實只是日本糖果業的市場策略。1977年,先有一間位於福岡的糖果店,以「白色情人節」為市場策略,向男性顧客推銷他們的白色綿花糖。後來,其他糖果商紛紛跟風,一同創造白朱古力的銷售風潮,其後更席捲其他東南亞和亞洲國家。在韓國,「白色情人節」就未必一定跟情人有關,是男人向女人「回禮」的日子,要送女孩子捧捧糖。總之一句到尾,悶到打呵欠的說句,就是要消費。

當促銷成為病態

綠色和平最新發表的《消費習慣與心理調查》(下稱「調查」)發現,很多人會受花多眼亂的市場推廣策略引誘,衝動購物,六成受訪者曾經因為「買一送一」、「免運費」等促銷策略而買下不需要的東西,三成人因「期間限定」而買下不喜歡的東西。說到節日,調查更發現,香港人依賴送禮來表達祝福,僅有6%受訪者經常用「非送禮」的方式送上祝福。所以每逢聖誕節、新年等節日,都會出現「送護手霜」、「送曲奇餅」熱潮,彷彿只可透過物質,才能與他人建立關係。有時即使明知收禮人未必喜歡自己挑選的禮物,還是要硬?頭皮送。所以,新年收拾家居才會發現自己擁有很多不需要的「禮物」,而情人雖然常常送花或送不同禮物給自己,但感情又未必一定很好。

回歸節日的初衷

節日,除了有其特定傳統習俗,也有其初衷。新年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而情人節、父母親節等,也是一個關心另一半、關心父母其中一個時刻。共享天倫不必依賴物質,反而是,我們是否真的了解對方的需要和喜好。白色情人節要過得特別,或許可以是由重新連結另一半的心開始:他最近有甚麼煩惱?最希望伴侶為他做甚麼事?與其絞盡腦汁思考買甚麼禮物,再豪花金錢購買,不如先回歸基本,好好對話?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