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5 mins

環保商品,抑或綠色花瓶?

作者: 張韻琪、甘文鋒
環保是國際大潮流,沒人敢說不。出於對自身安危的關注,或是對遍體鱗傷的地球的擔憂,是真心或是假意,對自身以外的一花一草與一事一物多一分熱情及愛惜,也能裨益下一代。

這股「環保熱」,不知不覺地從學校教科書與環保團體的倡議和行動,吹至商界與企業,勢不可擋。愈來愈多上市公司發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羅列其公司關懷社會與環境的「工作」;愈來愈多零售商標榜其產品「綠色」或「環保」,大賣廣告之餘,更將產品包裝或其店舖換上大自然的顏色。

從名牌「環保袋」開始

近年來,由於政府及環保團體大力宣傳,環境保護已正式成為香港的一個重要議題。在資本主義的巨輪下,商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重要機會,很快就將環保這個概念都商品化。生產商以「環保」作招徠,賦予商品「綠色」的意義,眼下最火的,是林林總總的有機食品,與名牌「環保袋」,即使價錢高得不太合理,也有成群的追隨者。

看似環保,但魔鬼卻在張牙舞爪中。以名牌「環保袋」作例子吧。它某程度上響應了自備購物袋或「無膠袋」的調子,另一方面卻繼續吹捧消費與佔有的欲望,牢固甚至加劇消耗不必要資源的機會。在商言商,生意人只管看準這股「環保熱」,想盡法子從中撈油水,不需考慮這些產品能否令香港人更具環保觀念而減少用膠袋,或是否屬無謂的消費。

名牌的威力,在於它牢固了無形的優越感,與虛無的消費價值,猶如飛上枝頭當鳳凰,滿足了虛榮心,擁有了地位。這與社會的主流論述配合得天衣無縫:要經濟增長,就要繼續消費;不停的消費,就等於為香港好。

現代生活正在營造一種「擁有愈多,選擇愈多,生命就更滿足」的假象,經由媒體的炫耀與吹噓,成為一種「生活榜樣」,時尚的「生活態度」。對欲望與高消費的讚頌,正是環境與下一代的哀歌。你的擁有和選擇,卻同時製造更多的淘汰與遺棄。為了擁有和選擇,我們消耗與浪費大量的資源;有些並不需要擁有,有些卻因你的擁有反而消失了。

當「環保」成了商品的幌子,卻仍然牢固地與消費價值扣連在一起的時候, 「環保」頓時成了破壞環境的諷刺。

商品消費的禍

或許,我們沒法選擇。在這個消費城市,環顧周遭,不是無日無之的為奢侈與浪費搖旗吶喊嗎?

我有錢,就能住進摩天雄偉的豪宅或酒店,關在冷氣房內,不用吸污濁的空氣,逃過窒息的危機;雪房也比溫室好,熾熱的太陽也不怕。開大冷氣,與大自然絕緣,城市快成熔爐,我又何須操心呢?

我有錢,就能呼吸到一口令我舒暢的空氣,傲視維港或獅子山。維港繼續填不要緊,我總能站得更高;地面塞車也不要緊,關在私家車內,我亦不用怕巴士噴出的廢氣。藍天行動,與我何干呢?

我有錢,就能吃到從老遠運過來的,沒有受農藥與基因改造成分污染的食物。不懂耕作,不會種植,不知道食物從哪兒來,也不會食物中毒。需要珍惜嗎?

無奈地,滿腦子想著錢的香港人,只會不斷追求和霸佔。商品認錢不認人,但,清新的空氣,潔淨的食水,安全的環境,尊嚴的生活,只是某些人的專利,而非所有人應有的生存權利嗎?

環保並不是商品,因為它不應是少數人獨享,更不應成為累積資本的花招或手段,用來劇化破壞地球的行為。

企業責任的背後

馬克思所處的時代,資本家為了累積資本,不斷剝削工人,而企業的唯一目的,就只是為其股東提升利潤。可是,在全球環境面臨嚴峻挑戰的廿一世紀,作為在社會上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企業或商界,不應只再為了利潤而罔顧社會責任。

誠然,「企業社會責任」一詞的內容與演繹,仍是五花百門,甚或層出不窮;但公眾對企業在生產與謀利過程中,要求它們更盡社會責任,更關顧環境影響,更保障工人權益,與工人分享成果等,可說是最基本的願望。

對於企業,為了長遠利益,它們開始注意公眾形象與聲譽。說白了,企業認為投資在環保與社會公益上,將能增大其利潤,亦最能回應愈來愈嚴謹的環保條例與監管,以免得不償失。

最普遍的「企業責任」表現,是針對產品使用的原料、製造過程以及使用後果各方面下功夫,例如木製品必須遵守「生態林業認證」的木材、食品中不加入基因改造成分或農藥、工程上馬前要有合格的環境影響評估及社區諮詢等;另外,公司內部須設有獨立的員工福利保障的部門,公正地處理員工對工作環境與待遇的問題,也是有責任的僱主的應有表現。

這些考慮與做法,比起單純炒作「環保」這概念而大肆推廣新產品,要來得更有意義、對社會與環境有更大的幫助。企業需要付出努力與誠意,於營商的每個環節內實踐其社會承擔,而非「講一套,做一套」。

環保可以「買回來」嗎?

另一方面, 「綠色消費」更需要精明與細心的公眾,不要被「綠色」的包裝與外表所瞞騙,而須看穿產品生產過程帶來多大的影響,該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更重要的,是消費前想清楚是否真的有必要購買,或只是為了滿足無限膨脹的欲望。

無奈,在香港這個「消費大於一切」的城市,或許以上提出對公眾的要求,有點太過苛刻罷。因此,標榜「綠色」與「環保」的產品,突然變得洛陽紙貴,肥了商人,但我們的環境不見得因此而受惠。

污染極了的水源、乾旱的耕地、破落的森林、灰黑黑的天空、反常的大氣,要拯救它們,並沒有靈丹妙藥,只有大家齊齊減少浪費與擁有的欲望,清醒官員與決策者那種只懂開發的思維。

SARS 過了,在禽流感的警號、空氣污染與全球暖化的嚴峻情況下,我們再次意覺到環境問題刻不容緩,卻諷刺地未能跳出一個「不隨地吐痰」和「繼續消費以振經濟」的框框,並沒有討論如何建立一個安全、健康、有尊嚴、與自然和社群共融的社會。

環保並非花瓶。除了減少資源耗用,支持本地有機食品外,更重要的是顛覆「消費大於一切」的主流意識,既紓緩對地球的破壞,關顧弱勢社群的基本生存條件,自己亦能有更自主的空間,活得更充實與豐富。

(原載於:2007年8月25日«明報 »世紀版D04)

作者:

張韻琪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甘文鋒  Roundtable Community

返回「綠色長征」文選目錄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