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5 mins

自然散步練習‧路線3│深水埗賞木棉花 春日英雄樹下歷史漫步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葉慶明

近年我們更具體感受到戰爭的可怖,事實上,戰爭不只發生於遙遠他方。祖輩的親身傷痛經歷、存活這座城市的戰爭遺跡,都是我們與戰爭的連結。今次自然散步練習,我們去發掘「繽紛」與「文青」以外不一樣的深水埗,在自然風光之上,漫步歷史陣地。

【自然散步練習】路線三,我們的足跡,大致覆蓋昔日深水埗軍營的範圍,由長沙灣道麗閣邨起步,經過深水埗公園二期,再遊走深水埗公園一期。

提到深水埗,大眾印象會浮現:鴨寮街、黃金商場、大南街、文青咖啡店、獨立書店、嘉頓山、配水庫、美荷樓、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應該不會想到去麗閣邨和深水埗公園。其實這兩個相連的地方,讓人於繁鬧塵囂的城市,感覺自然舒泰;而這次散步還有另一目的:回首憑弔深水埗的前塵歷史。

第一站:鳳凰木、細葉榕、風鈴木 長沙灣道綠色風景線

麗閣邨是 1981 年入伙的公共屋邨,位處長沙灣道和荔枝角道之間,東有欽州街,西靠東京街。同街區的屋邨,還有同年入伙的居屋怡閣苑,以及 1993 年入伙的公屋麗安邨。

麗閣邨交通非常便利,兩邊大馬路有多個巴士站頭,東京街還有港鐵長沙灣站出口。(如何前往麗閣邨,詳見文末「起步」欄目)

我們由長沙灣道的麗閣邨巴士站起步。先駐足站旁,放眼馬路兩旁的美麗風景線:有較矮小的行道樹,如黃花風鈴木,也有高壯年長的大樹:細葉榕、鳳凰木、木棉等。

黃花風鈴木來自中南美洲,是近年漸為人認識的花界名物,3 月花季,但花期短促,此刻已經開到荼靡。鳳凰木源自非洲,火艷悅目的花朵令人驚艷,初夏花季前,正好欣賞鳳凰木 的樹姿。馬路對面,聖多馬小學至協和小學的一段,延綿幾株美健的細葉榕。每株擁有秀茂樹冠,翩翩風度。

不只彌敦道可賞百年榕道(榕樹),或者在太子道看初夏樹頭菜,不少九龍的大馬路均滿載城市自然美(下文還會介紹荔枝角道),只待我們去發掘、欣賞。

長沙灣道九龍工業學校前的黃花風鈴木。 © helen yip
長沙灣道九龍工業學校前的黃花風鈴木。 © helen yip
聖多馬小學對出的長沙灣道,一排榕樹築起豐茂的綠廊道。 © helen yip
聖多馬小學對出的長沙灣道,一排榕樹築起豐茂的綠廊道。 © helen yip

第二站:季節限定 麗閣邨的摩天木棉和平台花曬

我們從怡閣苑停車場通道入邨,往左走在怡樂閣、怡美閣與麗荷樓間,抬頭看樓房、人家,同時木棉高聳在旁,紅花掛滿。

麗閣邨秉承舊式公屋傳統,設計簡潔,公共空間舒敞,屋邨的平台是一上佳見證。 平台設施不複雜擠擁,容讓居民發揮民間智慧。木棉花季,居民將墜下木棉花收集放曬,肉成五花茶和廿四味材料。

今年的木棉開得早,麗閣邨 3 月初紅棉怒放。 © helen yip
今年的木棉開得早,麗閣邨 3 月初紅棉怒放。 © helen yip
麗閣邨平台,寬裕的露天空間;粉紅和奶黃的樓房色彩,還有大型花盆帶來綠色。 © helen yip
麗閣邨平台,寬裕的露天空間;粉紅和奶黃的樓房色彩,還有大型花盆帶來綠色。 © helen yip
麗閣邨平台,寬裕的露天空間;給予居民透氣舒閑空間之餘,還可充作季節性的晾曬場,春季最宜曬木棉花。© helen yip
麗閣邨平台,寬裕的露天空間;給予居民透氣舒閑空間之餘,還可充作季節性的晾曬場,春季最宜曬木棉花。© helen yip

第三站:滄海桑田 勿忘深水埗軍營、難民營歷史

回顧歷史,深水埗早年只是一海角,二十世紀初填海,深水埗軍營 1927 年於填土上落成,內有漢口軍營(Hankow Barrack)和南京軍營(Nanking Barrack),其後再建銀禧大樓(Jubilee Buildings)作為已婚軍人宿舍[1]

1928 年的深水埗軍營,右面是銀禧大樓(Jubilee Buildings)。圖片顯示軍營臨海。(來源:香港公共圖書館)
1928 年的深水埗軍營,右面是銀禧大樓(Jubilee Buildings)。圖片顯示軍營臨海。(來源:香港公共圖書館)

二戰爆發,加拿大應英國要求,派近二千官兵增援香港,抵港後他們入住深水埗軍營,不足一個月,即須正面抵禦日軍來襲。1942 至 1945 年間,軍營遭日軍用作盟軍戰俘營,根據歷史記錄,營內情況極差,糧食不足、毫無衛生之餘,戰俘遭肆意勞役,甚至送往日本作為奴隸勞工[2]。最後,單就加拿大軍的統計,香港保衛戰 290 人陣亡,數年來死在戰俘營的有 264 人[3]

今日深水埗軍營了無遺址。僅存的前塵提示,是當年軍營北入口,現在「營盤街」的街名[4]。軍營面積龐大,隨着軍事需要解除,英軍在 1950 年代末開始,陸續將部分土地移交香港政府,造就荔枝角道、麗閣邨等建設。

深水埗與世界接軌的沉重歷史,到 1970 年代末再添一章:今天的麗安邨到西九龍中心的位置,昔日的銀禧軍營,被闢作禁閉式越南難民營(1979 至 1981 年)。

回到現在,麗閣邨是公共屋邨,但空間感充裕,當中還有深水埗公園二期,正式的綠園內,大樹可暢意成長,欣欣向榮。閑走麗閣邨,感覺豁然開朗。這份寧謐,對於往昔的人事物,倒是一份尊重。

建於麗閣邨內的深水埗公園二期。 © helen yip
建於麗閣邨內的深水埗公園二期。 © helen yip
麗閣邨麗蘿樓,面向荔枝角道,3 月初對出的木棉正在盛放。木棉又稱英雄樹。 © helen yip
麗閣邨麗蘿樓,面向荔枝角道,3 月初對出的木棉正在盛放。木棉又稱英雄樹。 © helen yip

第四站:深水埗公園隱藏紀念碑 瞻仰保衛戰英靈

麗閣邨從北走到南,到荔枝角道紅綠燈位置,我們要探望邨口麗菊樓前美麗的細葉榕(古樹名木冊 LCSD SSP/7)[5]。渾圓龐大的樹冠,為等過馬路的路人扇風擋陽,讓有心人舒閒地張眼觀賞對面,深水埗公園為荔枝角道蘸上的密綠。可惜的是,她最近失去幾位親朋:就在馬路對面左前方原來棚仔[6]的位置,多棵大葉榕和細葉榕,跟平民布藝市場同一命運,被消失了,深水埗第二度大馬路風景線,徒添一分黯然。

荔枝角道最美風光,鎮守麗閣邨的美好細葉榕。 © helen yip
荔枝角道最美風光,鎮守麗閣邨的美好細葉榕。 © helen yip

橫過荔枝角道,別急着進入深水埗公園,請留意左面地面三顆石碑。上面有中英文碑文「M.O.D. B.S. No.10 軍部地界」朝向公園內方向,意思是(英國)國防部界石十號。一般相信,碑石標示深水埗軍營地界。

園區內的裝置,沒有窒礙大樹伸展,幾株桉樹卻像穿戴衣衫裝飾,令人莞爾。 © helen yip
園區內的裝置,沒有窒礙大樹伸展,幾株桉樹卻像穿戴衣衫裝飾,令人莞爾。 © helen yip
進園後向左前行,每次都會拜會幾株雞蛋花樹。 冬季落葉,枝幹光禿,形態矍鑠。 © helen yip
進園後向左前行,每次都會拜會幾株雞蛋花樹。 冬季落葉,枝幹光禿,形態矍鑠。 © helen yip
很喜歡公園內這些亭座,四無牆壁,園內的綠意和涼風自若流動。 © helen yip
很喜歡公園內這些亭座,四無牆壁,園內的綠意和涼風自若流動。 © helen yip

到深水埗公園遊玩的街坊,十個有十個不會帶着嚴肅景仰的心情。 不過,對於珍重本土歷史的朋友而言,到來軍營原址,有個莊嚴角落該特意瞻仰。公園有「紀念碑」的標示,但對於沒有事先了解的遊人來說,「紀念碑」意思含糊,公園揭幕的紀念碑?某社區性質的紀念碑?香港戰俘聯會(Hong Kong Prisoners of War Association)和加拿大駐港退伍軍人協會(Hong Kong Veterans Association of Canada),先後在 1989 年和 1991 年,在深水埗公園北端的小園圃,植樹立碑,以紀念戰爭中陣亡及於戰俘營離世的軍人。

今天這個戰爭紀念園圃,距離公園新建設的共融兒童遊樂場不遠,附近多了歡欣躍動的兒童在旁,我會想像有助撫平戰爭的傷痕淒痛。也許少人認知這處的意外正面影響是,紀念碑和種植的樹木幸得安寧靜處。

深水埗公園北的戰爭紀念園圃。 © helen yip
深水埗公園北的戰爭紀念園圃。 © helen yip

【自然散步練習】路線3

長沙灣道麗閣邨巴士站➡️怡閣苑停車場通道入邨➡️怡閣苑怡樂閣、怡美閣和麗閣邨麗荷樓之間通道➡️經麗閣商場上平台 ➡️深水埗公園二期➡️麗菊樓/荔枝角道交通燈口➡️深水埗公園軍部地界石➡️深水埗公園

起步:往麗閣邨,乘坐巴士到長沙灣道,可在怡閣苑站下車(巴士路線繁多,參考連結一連結二),或在長沙灣道麗閣邨站下車;東京街有港鐵長沙灣站 A1 出口,旁有巴士站 75 線,另有麗閣巴士總站(6F)。

離開:可返回東京街乘搭港鐵。荔枝角道來回方向都有巴士站:深水埗公園站往荔枝角方向,麗閣邨麗蘿樓站是往深水埗方向。

【自然散步練習】系列
賞花、抱樹、聽風、觀鳥,與伴郊野遠行投入大自然,或一人隨心遊蕩社區細賞城市自然。香港真係好靚,所以著緊去擁抱珍惜。散步學之興,誘發此專欄以自然散步為題,2024 年去發掘社區遺址中的自然價值,探索高樓都市當中的城市自然,期望與你和更多朋友成為同路人。

路線1:堅尼地城 留得住與留不住的樹下遺跡
路線2:彩虹邨重建倒數 跟住樹木地圖 遊走宜居城中城
路線4:沙田歷史散步,遊歷禾輋、瀝源古今山水
路線5:摘去鮮花前花墟散步 旺角的天空五月雪飄
路線6:中環歷史散步 尋找和平 追憶海岸

[1] 留言中有兩位人士出生於二戰時期,曾經入住,從他們的描述,可以一窺深水埗軍營的當年境況。Tripadvisor: Jubilee Buildings, Sham Shui Po, Kowloon, Hong Kong.
[2] pacificatrocities.org:Prisoners of War Camp
[3] RCI(2022.1.8):一九四一年香港保衛戰:加拿大人香港情結的開端
[4] 深水埗軍營的範圍,北面約於今天的福華街,東面是欽州街,西面東京街,北面營盤街。
[5] 古樹名木冊 LCSD SSP/7
[6] 維基百科:「棚仔」深水埗欽州街小販市場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