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5 mins

【節氣有時】2023 年 7 月:小暑、大暑多喝水 「熱在三伏」夏天會中伏?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葉慶明

2023 年進入下半場,二十四節氣到了夏季最後兩個:「小暑」、「大暑」。盛夏光年,攀上夏季高峰的還有熾熱天氣,古人早透過「節氣」與「干支」,推算出每年最熱暑人的「三伏天」,當中竟有「中伏」!近年每到炎夏,坊間流行「三伏天灸」,就是趁此時節施針,究竟「三伏」怎樣「中伏」,當中包含什麽傳統的智慧?

中場回顧 【節氣有時】學過的二十四節氣由來

一年的中場轉折,先回顧上半年我們所學。【節氣有時】系列由年頭過來已經寫了 6 個篇章,先由認識二十四節氣開始,跟着逐步了解古人如何透過自然觀察提煉出博大的學問。希望你與我一樣,6 個月來,每個月在無涯學海中遊歷,換來不少從傳統曆法到自然循環的新知。

日常過日子,我們可以一年四季十二個月「水過鴨背」,也可以像我們發現了二十四節氣,開始發掘當中學問,1 月小寒、大寒2 月的立春、雨水3 月驚蟄和春分,感受和珍惜季節當中的自然循環;到了4 月清明、穀雨,我們往此非物質文化遺產[1]學問內探步,知悉每個節氣分出三候,及至 5 月立夏、小滿6 月芒種、夏至,且進一步認識二十四節氣下的七十二候,重新發現我們先輩與時令、氣候、物候的緊扣,對應現代人面對的氣候變化,不無值得參透的啟發。

炎夏正午的維多利亞公園中央草坪,渺無人跡,獨有一隻原鴿享受陽光和周圍的葱鬱,遠處的豬腸豆開滿一樹黃花。 © helen yip
炎夏正午的維多利亞公園中央草坪,渺無人跡,獨有一隻原鴿享受陽光和周圍的葱鬱,遠處的豬腸豆開滿一樹黃花。 © helen yip

2023 小暑、大暑在何時?吃新、嘗新習俗是……

今年的小暑在 7 月 7 日(星期五),大暑是 7 月 23日(星期日)。小暑的三候為「初候,溫風始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鷹始鷙。」大暑的三候則為「初候,腐草化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夏天暑氣上升,不過小暑初段「溫風始至」,天氣是炎熱的,但尚未到達最厲害的程度,因此民間有話:「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小暑的二候和三候,則帶我們認識夏日的自然生態─「蟋蟀居壁」,指蟋蟀產卵於多雜草而向陽的泥地,若蟲(幼蟲)在土穴中過冬,到春月出土,夏天羽化脫殼,或未夠能力遠飛、避暑,會飛到附近的壁上駐留。小暑到尾段「鷹始鷙」,鷙音誌,擊殺鳥也,指稚嫩的鷹剛懂展露凶猛的本性。

進入盛夏,蟬鳴為大自然帶來美妙的樂章。蟬生長過程中經歷羽化蛻下蟬殼,殼會勾留草木之上;中醫將之收集作藥,稱為蟬蛻。 © helen yip
進入盛夏,蟬鳴為大自然帶來美妙的樂章。蟬生長過程中經歷羽化蛻下蟬殼,殼會勾留草木之上;中醫將之收集作藥,稱為蟬蛻。 © helen yip

小暑的三候,教我們觀察蟲鳥的成長習性,領悟自然的韻律。到 7 月下旬大暑時節,夏季白熱化,我們的視野由自然生態擴闊到大地風雲,感受氣候如何影響萬物包括我們。大暑之初,「腐草化螢」,濕熱的天氣催出腐草敗葉,螢火蟲此時開始活躍;過 5 日,大暑二候「土潤溽暑」,溽音育,溼暑也,指盛夏氣候潮濕悶熱,土壤適合水性作物如水稻的生長;又 5 日,「大雨時行」,高溫酷熱造就雷電暴雨,大暑明顯比其他時節更多雨水,而雨量充沛有利作物,萬物狂長。

民以食為天,要數夏暑時分熱門食材,香港人的「夏之名物」西瓜一定入選,我們也喜以冬瓜入饌,取其祛濕消暑之效。小暑、大暑習俗中也有關於吃的,所謂「吃新」、「嘗新」:小暑過後,從前農家會把新割的稻米做飯嘗新米,期間不忘祭五穀神及祖先。這民間習俗標誌不時不吃的智慧,最重要不忘大地和前人的恩澤。

夏日盛產瓜果。我們在日常飲食中不忘對自然和環境友善多一些,可以在選擇食材時抱持不時不食的觀念,支持本地農產。 © helen yip
夏日盛產瓜果。我們在日常飲食中不忘對自然和環境友善多一些,可以在選擇食材時抱持不時不食的觀念,支持本地農產。 © helen yip

現代人生活與食物的選擇太多了,時時刻刻都可「嘗新」,我們是否更應該不忘本,對土地和環境友善一點?方法之一:選擇在地的農產品、支持本地農業[2]

説到飲食,夏日炎炎,艷陽下酷熱難擋,容易中暑;大家都愛乘涼飲冷,又容易受寒濕。所以大暑時節,宜防暑補水,建議大家參詳不同的傳統清補食療,但最基本要記住:多喝水。

【節氣有時】2023 年 7 月小筆記

小暑在 7 月 7 日(農曆五月二十日)
小暑「三候」—— 溫風始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鷹始鷙

大暑在 7 月 23 日 (農曆六月初六)
大暑「三候」—— 初候,腐草化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三伏」:中國曆法推算出每年最熱的時節
2023 年「初伏」 7 月 11 日,「中伏」 7 月 21 日,「末伏」 8 月 10 日

氣候政策須以人為本

攜手促請政府提高酷熱天氣下的戶外工作保障,消除「氣候不公」。

聯署加入氣候行動

初伏、中伏、末伏,「熱在三伏」何解?

近年每到炎夏,愈多見「三伏天灸」的資訊。這種中醫針灸的保健醫療法,施行的時機就在「三伏天」。

民間有話「熱在三伏」,「伏」意謂陰氣受陽氣迫藏地下。古人在長期觀察研究後,每年按氣節和干支[3]推算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段,得出「初伏」、「中伏」、「末伏」 3 個伏天或伏日。這個農曆中長達 30 至 40 天的夏季時段,在小暑與處暑之間,約為公曆 7 月中旬至 8 月中下旬間。2023 年的「三伏」,初伏在 7 月 11 日,中伏在 7 月 21 日,末伏是 8 月 10 日

自古以來,人們在伏天有不同習俗,以去瘴氣、除惡病為目的。流傳至今,華人社會近年講三伏貼、三伏天灸,均採「冬病夏治」的概念,以一年當中最熱的 3 天(「三伏天」),在特定的穴位敷藥貼,治療體質毛病。不過要注意,天灸療法並非人人適合,請參考前兩年消費者委員會的提示[4]

「三伏」是古人以節氣和干支計算出每年最熱的時節,2023 年的「三伏天」由 7 月 11 日至 8 月 10 日。 © helen yip
「三伏」是古人以節氣和干支計算出每年最熱的時節,2023 年的「三伏天」由 7 月 11 日至 8 月 10 日。 © helen yip

7 月 6 日史上最熱一天 地球真的中伏了

「熱在三伏」充滿傳統智慧,也很科學化。參考香港天文台的解說[5]:我們身處北半球,夏天到夏至當天,雖然得到太陽輻射熱量最多,但陸地積累的熱量未至最多,所以天氣還不是最熱。夏至以後,太陽位置南移,雖然太陽輻射熱量逐漸減少,但仍比陸地損失的熱量多。到「三伏」以後,陸地每天吸收的熱量才少於散失的熱量,氣溫就會逐漸下降

不過,古今氣候差異漸大,工業革命以來,累積氣候變化的影響底下,極端高溫的情況在近代趨向愈早降臨,而且愈見頻繁。2023 年 7 月剛開始就有報導[6]:中國高溫日數創 63 年歷史新高,北京、天津、河北和新疆四省,6 月平均氣溫均為歷史同期最高;其中北京在 6 月下旬就有連續 3 天錄得攝氏 40 度高溫。另一則報導[7]又指出,有研究數據顯示,繼 2023 年 7 月 3 日錄得 17.01°C,打破接近 7 年的紀錄,7 月 4 日及 5 日再錄得 17.18°C 新高,7 月 6 日更以 17.23°C ,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日,而正處於冬天的南極洲,近日就錄得攝氏 8.7 度的氣溫紀錄;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就有氣候專家指,這並非值得慶祝的里程碑,其實對人類及生態系統如同死刑。

可惜而且可懼的是,大家對屢屢的歷史新高似乎不為所動;我倒還是拒絕麻木,不厭其煩寄望、呼籲大家,全人類包括政府、企業還有個人,必須加速關注氣候危機,立即採取氣候行動。上文也提過,譬如支持本地農作,正正可幫助減少生活中的碳足跡,請不要低估自己可做的事─大家日常生活中,可以減少無謂消費、減少消耗不必要的地球資源,已經是幫忙的開端

文末,請容我給一友人短箋:認識這位生態朋友 13 年,大家雖然不很親密,但感志向相近,皆愛護生態關懷環境,所以很不捨。他本月舉家離港,先到外國進修,繼續深造,在此送上祝福。

夏日多雨,雨後地上留下落葉,猶有雪泥鴻爪的情韻。 © helen yip
夏日多雨,雨後地上留下落葉,猶有雪泥鴻爪的情韻。 © helen yip

【節氣有時】系列
「二十四節氣」 2016 年獲聯合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這套中國曆法中精深的時令系統,糅合天文、地理、氣候、物種、農耕、習俗的學問,值得我們用心應用。邀請你與我在日常中、親親大自然時,對應二十四節氣,多一番觀察與思考!2023 年,此專欄將按每月的節氣,與你縱遊香港自然界,一起感應節氣有時,自然有序。

[1] 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2] 獨立媒體「2023本地有機西瓜節」的報導。雖然西瓜節已經舉行完畢,但報導末訂購本地作物及有機認證的資訊,值得留意。此外,推薦大家觀賞漁護署 Facebook 去年西瓜節的短片,支持本地漁農。
[3] 「干支」是 10 個「天干」和 12 個「地支」的總稱,中國人以干支紀年、月、日和時間,計算年份,以 60 年為一個周期,即一個甲子。這套「干支紀年」曆法,有上二、三千年的歷史。時辰八字的術數,就是以這套曆法為基礎。(見於【節氣有時】2 月專欄中雙春兼閏月之解釋)
[4] 消費者委員會第 541 期《選擇月刊》:認識天灸療法 扶正袪邪趕走都市病
[5] 香港天文台: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6] 中央廣播電臺:中國高溫日數創63年歷史新高 還會更熱
[7] 商業電台新聞:研究數據顯示7月3日為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天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