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4 mins

【城市公園】給賈炳達道公園的情書,寫在推土機來臨之前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葉慶明

九龍城重建的計劃,影響很多老街坊和區內的民生網絡,觸及名人街市、泰國人社區,很多老商號、舊建築等將被推倒。社會上的討論,從歷史社區保育到城市規劃,都值得大家多加留心和參與。在此邀請你也關注當中遭波及的賈炳達道公園。

賈炳達道公園:九龍城寨公園核心的外圍?

港島成長的我,認識賈炳達道公園,其實是成年很久後的事情。兒時要數九龍新界的公園,只會是九龍公園和沙田彭福公園。記不起多少年前,一心要見識九龍寨城公園,於是乘隧巴到東頭邨下車入園,遊園完畢順勢往九龍城方向走,公園的景致由古典中式轉為現代城市公園設備,在出口處發現寫著賈炳達道公園,還有點一頭霧水。其實賈炳達道公園和九龍寨城公園是兩個相連的公園,下文可讓不熟悉的讀者了解更多。

特別一提!「九龍城寨」是大家口頭習慣的說法,但公園的名稱並非「九龍城寨公園」,而是叫「九龍寨城公園」。「寨城」是依據城寨遺跡文物上記載的用字,當局考據過後,遵從歷史以之為公園命名。

Google Map 截圖:賈炳達道公園及九龍城寨公園的範圍和所在。
Google Map 截圖:賈炳達道公園及九龍城寨公園的範圍和所在。

從面積而言,九龍寨城公園(約 3.1 公頃)略略比賈炳達道公園(約 2.68 公頃)大。加上九龍城寨名氣大,以這兩點排優次,前者似乎比較「核心」,但若你是九龍城街坊,日常走進公園唞唞氣、跑步、打波(園內有足球、籃球和排球場),小朋友放學去遊樂場「放電」,賈炳達道公園該會是更貼合大家生活的核心範圍,休憩、遊樂兼而有之。

公園於 1989 年落成開放,比 1995 年 12 月 22 日由時任港督彭定康開幕的寨城公園年長 6 年。兩個公園實際是相連的,為九龍城提供大幅的綠色空間,儼然是社區的中央公園。因為即將受到九龍城的大型舊區重建影響,本文焦點集中賈炳達道公園。

賈炳達道的公園入口,柱飾一邊寫著賈炳達道公園(近),另一邊寫著九龍寨城公園(遠)。 © helen yip
賈炳達道的公園入口,柱飾一邊寫著賈炳達道公園(近),另一邊寫著九龍寨城公園(遠)。 © helen yip

認識裸買重用回收

指南內含裸買地圖、重用與回收貼士,幫助大眾培養環保生活新習慣!

免費下載環保指南

親子好去處:市區單車徑、兒童遊樂設施受歡迎

賈炳達道公園有老樹、園藝綠色空間,還有多類型的運動和康樂設施。 © helen yip
賈炳達道公園有老樹、園藝綠色空間,還有多類型的運動和康樂設施。 © helen yip

毋庸置疑,單車徑是賈炳達道公園的極大特色。這個公園優勝之處,是在民生區內,提供家庭友善的單車運動設施,並有不同的路段設計:平路、橋樑、鑊形跑道及圓型練習場,讓不同程度的單車使用者各得其所。市區的香港人習慣到郊區或者新界開闊的區域踩單車,大家會否好好善用這個東九龍鬧市的單車公園?

賈炳達道公園單車徑有平路、橋樑,與周遭草木扶疏的綠色園景融合,在此踩單車應該有如置身郊外的心曠神怡感受。 © helen yip
賈炳達道公園單車徑有平路、橋樑,與周遭草木扶疏的綠色園景融合,在此踩單車應該有如置身郊外的心曠神怡感受。 © helen yip

上文說到自己原本不認識這個公園,最初到訪,赫然看到架空的位置,小朋友嬉笑叫囂著高速滑過。本來只有鳥語的幽靜綠色空間,突然貫注活力和歡愉,感覺這個公園好像擁有神奇魔法。

有時乘坐巴士經過東頭村道、聯合道,因為公園這邊有兒童遊樂場,一定不會錯過觀賞大人細路樂也融融的這道風景,小朋友開心玩耍,打鞦韆、瀡滑梯,爸爸媽媽(當然不乏外傭姐姐)有氣無力地追趕維護,場內人氣看看也可增添童趣能量。

不要笑我偷窺狂、街拍怪,下面這張照片就是乘坐巴士經過時的隨拍,看到這班小朋友在草地上拾起大塊的欖仁樹落葉開心追逐,他們自由奔走享樂於公園的自然環境,迅即受到感染。

公園靠聯合道這邊,小朋友在大樹草地間玩耍,享受自由和自然。 © helen yip
公園靠聯合道這邊,小朋友在大樹草地間玩耍,享受自由和自然。 © helen yip

公園的魅力,在於其設備(包括人工和自然的元素)為人樂用。其實賈炳達道公園好多設施與一般香港其他公園沒有兩樣,但置身其中,頓然舒適開懷,源於這裏的空間和人性,指的不單是公園的寬敞(包括園內的廁所),還有與周邊社區之間的連繋。

思索舊區重建 城市可持續宜居的價值

近期有不少九龍城市區重建的報導和資訊,讀後心情跌宕,珍重區內舊樓房與老商鋪建構的特色街區,疼惜街坊民生和歷史交織的所在將被切割,包括賈炳達道公園的部分範圍(當中包括單車徑)和位置上直綫相連、一併納入重建範圍、歷史悠長的醫局和老樹。

賈炳達道公園有幾個入口,其中賈炳達道主大門對面,是 1951 年奠基的李基紀念醫局。醫局一直為區內應用的醫療診所;建築有歷史感和流麗的外形,加上從局內拔地成長、昂藏壯美的細葉榕,是這個街區有心跳有脈搏的絕美風景。

上個周末,專程沿這個路綫去探訪公園,為很大機會將會被消逝的,作個記錄。

站在李基紀念醫局門外看賈炳達道公園,醫局的細葉榕茂密的樹冠為視野戴上綠色冠冕。前方是公園大門和與醫局建築綫條呼應的樂善亭。

從李基紀念醫局橫過馬路,可從樂善亭附近大門進入賈炳達道公園。 © helen yip
從李基紀念醫局橫過馬路,可從樂善亭附近大門進入賈炳達道公園。 © helen yip
從賈炳達道公園門外看李基紀念醫局和樹勢澎湃的細葉榕。 © helen yip
從賈炳達道公園門外看李基紀念醫局和樹勢澎湃的細葉榕。 © helen yip

賈炳達道公園內,有很多風華正茂、樹根盤桓的優美大樹,他們為公園的地面和上空,勾畫意象萬千的畫意。

公園內綠意盅然,夏日艷陽下是街坊、遊人納涼的好地方。 © helen yip
公園內綠意盅然,夏日艷陽下是街坊、遊人納涼的好地方。 © helen yip

參考電影研究者曾肇弘的發表,賈炳達道公園前身是國家片場,據說當年片場人員郊遊後帶回種子,榕樹大概於 1930 年代種下。到近年,老榕樹下曾經是香港電台《城市論壇》舉行的場地。不禁擔心這老好榕樹,會否被重建工程所扼殺?

賈炳達道公園這棵樹冠壯闊的大榕樹,據説是國家片場、老香港電影歷史的見證,按此推算,細葉榕估計有 90 歲。 © helen yip
賈炳達道公園這棵樹冠壯闊的大榕樹,據説是國家片場、老香港電影歷史的見證,按此推算,細葉榕估計有 90 歲。 © helen yip

公園毗鄰九龍城廣場的位置,會是重建工程涉及範圍,精心保養的園圃、石景花園,本來街坊以及區外訪客理想的休閑空間將會面目不再,影響的不止是社區中的街坊,還有周遭的自然生態成員。

九龍城重建計劃涉及毗鄰九龍城廣場的公園範圍。 © helen yip
九龍城重建計劃涉及毗鄰九龍城廣場的公園範圍。 © helen yip
緩跑徑和單車徑旁的草地是紅耳鵯、麻雀的遊樂場。 © helen yip
緩跑徑和單車徑旁的草地是紅耳鵯、麻雀的遊樂場。 © helen yip
亞歷山大鸚鵡在大葉紫薇樹上大快朵頤。 © helen yip
亞歷山大鸚鵡在大葉紫薇樹上大快朵頤。 © helen yip
灰喜鵲翼上羽毛的色調優美,呈灰藍色。 © helen yip
灰喜鵲翼上羽毛的色調優美,呈灰藍色。 © helen yip
黑領椋鳥叫聲嘹亮,喜歡於草地步行而過,充滿詼諧感。 © helen yip
黑領椋鳥叫聲嘹亮,喜歡於草地步行而過,充滿詼諧感。 © helen yip

賈炳達道公園歷史悠久,本來人工種植的花草樹木不少已經野化,孕育豐富生機,為城市增添自然生氣,園內很容易看到不同雀鳥、昆蟲,是城市人親親大自然,大人細路自然教育體驗的方便理想場地。城市公園且為周遭發揮淨化環境的作用,吸收灰塵、噪音和熱力。此外有云閱讀老樹,可以閱讀該個城市......

可惜,這些軟實力往往容易遭到經濟模式發展的硬道理粗暴無視,以至抹殺,到底這個城市何時才曉得可持續發展的價值,人與自然皆可擁抱宜居的環境?

延伸閲讀:土瓜灣榮光街的綠色留影

參考資料:
長春社要求原址保留李基紀念醫局及其內的大樹
本土研究社【市建局食公園拆地標 點止重置咁簡單?】
香港01【電影迷注意】影評人帶隊遊舊片場 賈炳達公園內榕樹都有故事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