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4 mins

【自然保育Slasher】生態復育師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馬屎

【自然保育Slasher】 系列,綠色和平專欄作者馬屎分享多年來「做保育」的種種經驗、體會,還有反思。系列第五篇,馬屎介紹市民大眾未必熟悉的「生態復育師」,解釋其工作不只顧名思義的修復生態功能,還為人與自然建立溝通的橋樑。透過本文,你且會對香港的自然歷史變化有多一點認識。馬屎多年專業和身心投入積累下來的分享,請細閱到文章最後。

【自然保育Slasher】 生態復育師 © 呂朗婷
【自然保育Slasher】 生態復育師 © 呂朗婷

從事雀鳥工作的保育人認為,保護野生雀鳥免受絕種威脅是作為人類的「天職」; 關心食物安全的市民認為,不使用化學農藥殺蟲,以確保栽種環境質素優良,是有機農夫的「責任」 ;喜歡賞花的朋友認為,在城市公園或行人路附近種植繽紛的花卉、大樹,是可以優化生活的城市規劃「功能」。

可是, 普遍市民對生態人提倡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論據和措施,大都嗤之以鼻,以為是阻礙發展、影響經濟的「不切實際」理論!

縱使不少社會和心理學家已證實,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有助舒憂解鬰。在城市進行生態復育工程,建設如蝴蝶園、淡水濕地,又或是有機農圃,都能有效調節城市人繃緊的情緒。但今天在普遍著重經濟收益的氛圍下,單是保護高生態價值地區不被破壞已阻力重重,若要進一步對已被破壞、污染的環境進行修復和優化等「復育」工作,就更難開展。

復育濕地 © 馬屎
復育濕地 © 馬屎

生態復育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 是甚麼 ?

不少人誤以為生態復育就是把環境回復到未有人類出現之前的模樣,那即是洪荒年代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然生態不停受各種自然因素,例如溫度、雨量、地殼變動等影響而改變。 簡單來說,從18,000年前的冰河時期開始,香港的海平面逐漸上升,原本是陸地的大鵬灣和維多利亞港,慢慢被海水淹沒。時至今日,海水上升已有120米,昔日的山變成今天的島。

早在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本港已有人類活動的記錄,之後慢慢演變為小規模或低環境使用度的刀耕火種。那時,原始森林、各種動、植物都仍然豐富。到了5,000年前的青銅器年代,由於冶金技術變得先進,工具性能得到改善之後,開墾的速度加快,人口增長亦隨之加速。大自然受到的壓力漸漸增加,大型哺乳類動物和百年大樹慢慢消失。由於香港山嶺眾多,開墾、發展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區,令不少長在深山裏的植物,能避過不同年代的干擾。加上大半個世紀之前,郊野公園開始陸陸續續建立起來,結果今天我們失去的,主要是成熟的森林和原生植物的覆蓋率。

復育螢火蟲棲地 © 馬屎
復育螢火蟲棲地 © 馬屎

昆蟲依賴植物生長;雀鳥跟隨季候而來;魚類就跟海流游動。漸漸穩定下來的環境,減緩生物消失的速度。優化和維護樹林、灌叢、草坡、紅樹林等特殊生境,然後重點研究和恢復當中相關的生物,例如蝴蝶族群、雀鳥族群、魚類族群、螢火蟲族群的狀況,就是作為「生態復育師」 的工作

免費獲取香港生態圖鑑

馬屎與畫家呂朗婷合著《香港の怪生物》電子書,圖文並茂帶您進入奇妙的自然世界!

立即下載

復育工法

要修復已經被破壞甚至污染嚴重的環境,最重要是有人願意投入金錢,並且要跨學科的專業人士加入。簡單來說,復育牽涉土地持分者、城市規劃、園景設計、植物栽種和管理、生態監察和自然教育等

郊野公園為例,昔日設立是為了保護集水區;而發展到今天,功能主要是為市民提供康樂健行的空間。將郊野公園回復充滿毒蛇猛獸的原始森林是不可能的。復育師需根據不同地區,明示暗示下的各種土地規劃和民生使用功能以外,再加上生態功能,例如所謂植物研習園、蝴蝶園等。

在蝴蝶園中的鳳蝶幼蟲 © 馬屎
在蝴蝶園中的鳳蝶幼蟲 © 馬屎

又例如全港有67處地方,由於擁有獨特的生態價值,早已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區」。當中有為候鳥而設的米埔沼澤;為淡水生態而設的沙螺洞;有的是為海草而設的東涌潮間帶。這些罕有而具極高生態價值的地點,被冠名之後,需根據其生態價值,進行適切的監察,又應該以各種「生態工法 Eco-technology」,將當中和周邊地方作環境優化,一方面抵消各種人為或自然演替影響,另一方面增加地區穩定性和保障該珍貴物種的數量

復育「城市生境」

在普遍城市人與自然鴻溝越來越闊的今天,城鄉壁壘分明。普遍城市人認為城市就是城市,不應將郊野的元素加入,否則會令家居環境蚊蟲滋生、野豬毒蛇出沒,又或會增加氾濫風險。由於成見太深,不能勉強,生境復育師的考慮,除了是修復被破壞了的大自然,還要為市民建設與自然溝通的橋樑以修補關係。藉著選擇性的題材,輔以環境營造、植物種植和各式活動來作教育推廣,將大自然的各種價值和奇妙告訴市民。

以建設「蕨類植物園」為例,民生上,種植品種、型態、大小都奇趣迥異的蕨類植物,可為市民提供「打卡」題材。保育方面,經過設計的場地,並有種植管理的蕨類植物園,能為社區提供穩定的綠化環境和較濕潤的空間,為兩棲類和爬蟲類提供適合居住的環境,間接有助增加他們在城市裏的數目。狹議來說,這種「特色花園」只是園藝營造出來的休憩設施,但廣義來說,在侏羅紀年代,蕨類植物園所在的這個地方,不就是蕨類植物生長蓬勃,恐龍隨時出沒的蕨類森林嗎?

在城市種植蕨類植物 © 馬屎
在城市種植蕨類植物 © 馬屎

讓自然自行管理

今天植物育種、培苗技術先進,園藝週邊設施,例如灌溉系統、監察系統、有機肥料或避害劑款式眾多,就是加入魚類或動物飼養等「生命教育」元素,生態復育師以「生態園藝 Ecological garden」概念,建設「特色」園圃並不困難。

但花開花落,植物生長有序,動物亦有生死。為了令不晦生態的普羅大眾都懂得欣賞大自然之餘, 又能從中參透各種生態價值,生態復育師必須因地制宜,將不同的生態關係、 植被林相種植出來。

在觀賞為主的園藝種植上加入原生物種、四季變遷、共生關係、食物鏈等不同自然元素,為園圃增加生態價值。慢慢順著自然演化的潛規則,最終成為一處不再需要人類參與,就能平衡發展的自營空間,就是生態復育的奥義

被生態園藝吸引而來的石龍子 © 馬屎
被生態園藝吸引而來的石龍子 © 馬屎

有關【自然保育Slasher】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馬屎的話:「從事保育工作至今已經超過20年,現在是自然保育的『Freelance Slasher』 。這些年,差不多每一個崗位都做過。在世紀疫症肆虐全球,人類正停停、想想自己往後的生態角色的難得機會下,我加把勁,期望以經驗跟大家深入探討,期望工作賺錢同時,又可以檢視這些保護地球的自然『筍工』,如何達到目標,並從中去蕪存菁,改善技術提升知識,也算是『自肥地』繼續把這些工作做好。」

閱讀更多:【自然保育Slasher】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