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5 mins

給兵頭花園的情書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葉慶明

珍惜,當你還擁有。每次我走進兵頭花園(香港動植物公園)的時候,都懷抱這心情,因為這個「城中森」包羅萬象:優秀的城市公園,生態教育場地(香港與世界的動植物),不單是香港園林政策的誕生地,擁有美麗的四時的自然風景,還蘊含豐富歷史,古跡、古樹遍佈。最近公園更設置公共藝術項目,所以特別為文分享這心頭愛。

兵頭花園最美的風景之一,歷史最悠久的涼亭,左旁有姿態蒼勁的古樹名木百日青。© helen yip
兵頭花園最美的風景之一,歷史最悠久的涼亭,左旁有姿態蒼勁的古樹名木百日青。© helen yip

兵頭花園還是香港動植物公園?

就像「你叫叮噹還是多啦A夢」,慣用的稱呼,可以分辨當事人的年代。我不會掩飾,一直只稱呼她「兵頭花園」,而不會叫香港動植物公園,後者感覺太見外了。

講「兵頭花園」,首先介紹番「花園」。這個香港最早開發的公園,最初以植物園起家,專門蒐集和研究本地植物。1871年全面開放給公眾,同時委任福特先生(Mr. Charles Ford)為首位園林監督,即植物園的管理人(superintendent),也負責香港的政府花園部和植林部門(Government Gardens and Tree Planting Department)。

頭花園正門入口的麻石柱,刻著英文園名Old Botanic Gardens。© helen yip
頭花園正門入口的麻石柱,刻著英文園名Old Botanic Gardens。© helen yip

因為自己喜歡植物,所以特別在意相關的歷史。福特先生是香港的植物研究和相關政策一位重要人物,他不單是「兵頭花園」的園主(1871-1902);而香港第一家植物標本室也因為他在1872年提出,而終於1878年成立。標本室以他在香港及華南地區所採集的標本作為基礎,是中國首個對外開放的植物標本室,並漸成為遠東植物學中心。

有趣的是,這「花園」竟然孕育了一個香港品牌。麵包餅乾品牌的兩位創辦人,因為在香港動植物公園傾談生意的計劃,於是將1926年成立的公司命名為「嘉頓Garden」。

春雨中的兵頭花園。公園一直維持中央的噴泉的佈局。© helen yip
春雨中的兵頭花園。公園一直維持中央的噴泉的佈局。© helen yip

而我的童年回憶,就有兩者的串連:小時候,父母帶我們姐妹往公園遊玩,為了節省洗費,都會買條「生命麵包」,在家先預備好三明治作為午飯。不過,話説回來,其實是到了近年掀起集體回憶,我方知曉這個老花鏡典故。

公園名字中的「兵頭」,小時候只曉得讀音,一直以為寫作「冰頭」,雖然有怪異之感,但也沒有特別考究。成長過來,越來越多人用「正名」稱呼這裏,方激發自己去認識原來名字的由來。今天應該不少人明瞭,「兵頭」指的是殖民時代的「香港總督」。

其實,「兵頭花園」的所在,是開埠最初督憲府所在地(1841至1842年),當年香港總督兼任駐港三軍總司令,故稱「兵頭」。公園在1860年動工興建,1864年局部開放,到1871年全面落成開放給公眾參觀。1975年正式易名為「香港動植物公園」,不過公園其實自1876年起,陸續飼養雀鳥及哺乳類動物。

今天的兵頭花園建基於從前的督憲府,而後來的港督府、今天的禮賓府,就在公園的對面。© helen yip
今天的兵頭花園建基於從前的督憲府,而後來的港督府、今天的禮賓府,就在公園的對面。© helen yip

城中森,心頭愛

一直戀上兵頭花園,自然希望提醒更多人珍惜眼前園,而公園現正舉行的「邂逅! 市中森」的公共藝術項目(1月至6月),以平易的藝術手法,帶出公園很多可貴的價值,正好可讓大家重新發現這個城市中間的森林的珍寶。項目的英文名字, 又點出兩個重點:flora和fauna,植物和動物。好多時候,家長和小朋友去公園玩,都集中享用園內的遊樂設施,也許錯過了好多更精彩的地方。

兵頭花園「邂逅!市中森」的裝置。© helen yip
兵頭花園「邂逅!市中森」的裝置。© helen yip

愛這棵百年白蘭,是兵頭花園甚至我心目中香港的神木。守護著公園己連拿利的入口,巍峨30多米,有十多層樓高。旁靠明愛總堂,每次由這邊入口進入公園,綠影婆娑,遇到白蘭一年兩次花季,空氣中飄香,感覺近乎宗教般的心靈洗滌。

公園己連拿利的入口的白蘭,我心目中的神木,香港的古樹名木。© helen yip
公園己連拿利的入口的白蘭,我心目中的神木,香港的古樹名木。© helen yip

從花園道正門進入公園,愛這糅合人文、歷史和自然的風景:本地花崗岩建造的牌坊和石獅,多棵老大的鳳凰木。大家來到這裏經常會駐足拍照,極力推薦你打卡之後再留多會,好好憑吊。牌坊早於1920年代為紀念一次世界大戰殉難的華人而建立,及後經歷二次大戰,後來政府復修,改為紀念兩次大戰為同盟國殉難的華人。今天牌坊和石獅依然見證大戰的痕跡。

兵頭花園正門,紀念兩次世界大戰為同盟國殉難華人的牌坊和鳳凰木(金鳳)。© helen yip
兵頭花園正門,紀念兩次世界大戰為同盟國殉難華人的牌坊和鳳凰木(金鳳)。© helen yip

愛每年秋冬,大家趕往大棠甚至流水響賞紅葉,我的必然目的地卻是這裏。

每年秋冬季,這條楓香廊道就是我在兵頭花園朝拜紅葉的廊道。© helen yip
每年秋冬季,這條楓香廊道就是我在兵頭花園朝拜紅葉的廊道。© helen yip

愛園內很多充滿韻味和歷史的細節,那些舊石材的動物園藝裝飾裝置、花崗岩的樓梯圍欄,還有年代久遠的公園「傢俱」。

兵頭花園的古老涼亭和趣緻的兔兔石凳。© helen yip
兵頭花園的古老涼亭和趣緻的兔兔石凳。© helen yip
兵頭花園的舊式座凳,喜愛那淺綠紙皮石面和沒有非人性的間隔。© helen yip
兵頭花園的舊式座凳,喜愛那淺綠紙皮石面和沒有非人性的間隔。© helen yip

愛咀嚼當中的細節、故事和歷史:公園內的景點,自是打卡點,不過打卡之餘,不遺留細節,慢慢欣賞,遊公園才會更有情味。這個英皇佐治六世的銅像,是英國著名雕刻家Gilbert Ledward的作品,手工非常精美,值得細細欣賞。追溯他的歷史,銅像是因為香港開埠100周年而造的。

英皇佐治六世的銅像。© helen yip
英皇佐治六世的銅像。© helen yip
兵頭花園超過150歲,見證歷史包括香港開埠一百年。© helen yip
兵頭花園超過150歲,見證歷史包括香港開埠一百年。© helen yip

愛看人看風景。優美、設計及佈置宜人的公共空間,方可留著人去享用,而有人氣的地方才有意思。這裏講的人氣,不是多人認識的形容詞,而是人的氣味、香港人足跡。

人在兵頭花園。© helen yip
人在兵頭花園。© helen yip

後話: 生活在香港,大家越來越喜歡親親大自然,也關注古跡保育。兵頭花園明明就是活生生的古跡,而且交通便利,活於社區和城市中心的園林,我選擇多探訪、活用這個值得珍愛的香港動植物公園,這才是真正的活化古跡。

認識裸買重用回收

指南內含裸買地圖、重用與回收貼士,幫助大眾培養環保生活新習慣!

免費下載環保指南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