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3 mins

經濟學家羅家聰:「明日大嶼」結果就係石沉大海

作者: 綠色和平

羅家聰在銀行業打滾十多年。他於香港大學修讀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學士,畢業後在香港政府擔任合約經濟師一年,亦曾在銀行擔任首席經濟及策略師。他認為「明日大嶼」計劃在支出以及效益的估算都不可信,如果以此作為依據去支持「明日大嶼」發展計劃,「結果就係石沉大海」。

疫情肆虐下,政府仍硬推「明日大嶼」,綠色和平邀請經濟學家羅家聰接受訪問,他表明質疑政府的「明日大嶼」計劃並不可行。

羅家聰在銀行業打滾十多年。他於香港大學修讀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學士,畢業後在香港政府擔任合約經濟師一年,亦曾在銀行擔任首席經濟及策略師。他認為「明日大嶼」計劃在支出以及效益的估算都不可信,如果以此作為依據去支持「明日大嶼」發展計劃,「結果就係石沉大海」。

人工島「利多於弊」? 羅:政府都係「斷估」

「如果那裡(大嶼山東部海域)能夠發展,英國人一早便在那裡發展了,不用你來教。」羅家聰補充。

政府聲稱人工島的填海加鐵路發展支出約5千億元,而潛在發展私人住宅和商業發展的土地收益預計可達1.1萬億元,因此「利多於弊」。羅認為數據不可靠,「明日大嶼」的估算出現誤差的機會很大,數據的說服力很低。

羅家聰持有多個學位,包括香港大學經濟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碩士、城市大學進修經濟學博士等。
羅家聰持有多個學位,包括香港大學經濟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碩士、城市大學進修經濟學博士等。

「每年財政預算案你看看,財爺估計的政府收支,很多時候也是錯的,當估算一年也有困難時,你再估算20年,心中也有數,大家其實只是『斷估』。」他又表示,以他所見政府過往為了通過發展計劃,很多時都會傾向粉飾相關計劃,令市民接受支持計劃的「資訊」。「發展一個如此大型又長遠的工程,存在太多變數。政府現時所拿出的估算,​不要他說什麼,你便相信,出錯機會極高​。」

人工島建屋可降樓價? 羅:樓價與供求關係不大

「老實說,你見到地產商,很多人到新界圈農地,也不選擇大嶼山的地,你便知道。」他指「明日大嶼」的選址偏僻,各樣基建完全未有準備,對私人公司而言有太多未知數,因此興趣不大。「其實你當他們『懵』的嗎?他們也仔細計算過, 如果那裡是容易發展的話,難道還等政府你來牽頭?」羅說。

政府又稱人工島可以舒緩香港樓價太貴的問題,羅就反駁,香港的樓價問題與供求關係不大。「現時的單位數字比起住戶數字多出一成左右,即使你扣除自然空置率,例如搬屋,租出去等等因素,仍有3%的空置率,所以理論上香港樓宇供應是供過於求。」他又補充:「政府如果想『推冧』樓價其實很容易,找董建華出來說說​八萬五​​,或者做一些實際行動, 例如增加(樓市)管制。」

羅強調政府對「明日大嶼」的估算出現誤差的機會很大,特別在這變化萬千又疫情反覆的時勢。
羅強調政府對「明日大嶼」的估算出現誤差的機會很大,特別在這變化萬千又疫情反覆的時勢。

發債不可行 「明日大嶼」難切合本港末來需要

坊間不少聲音都質疑「明日大嶼」會淘空庫房,政府就堅稱不會,甚至認為可以透過發債解決。羅就解釋發債只會令發展支出再增加。「發債首先你有成本,做過銀行也知道,而且成本不低,一定比問銀行借貸更高。」他批評發債提議是本末倒置,而且香港債市市場不發達,認為「明日大嶼」發債並不可行。

「我們必須明白這個年代,世界變得很快,不止是經濟方面,甚至是政治、社會的環境,只是基於一些假設,預測如此久遠之事,是十分危險的。」羅強調,「明日大嶼」並不切合香港未來需要,「我們現時不是輸在無新事物。我哋輸什麼呢?是輸在失去了我們本身有的東西。」

為我們及下一代的未來,一同守護大嶼,要求政府優先發展棕地。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