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5 mins

【環保關乜事】現代氣候危機,都是人太多的錯?

作者: 綠色和平

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回顧50多年前,著名美國生物學家保羅.埃利希(Paul Ehrlich),發表飽受爭議的著作《人口爆炸》(The Population Bomb)。書中,他預言人口不斷膨脹,會造成更嚴重的食物短缺與饑荒問題,生態環境每況愈下,生物多樣性面臨崩潰,人類生活質素下降,資源有限之下衝突更見頻繁。到現在2020年,這個預言與現實有多相符?

更多人=更需要發展=更多消費?

經過半個世紀,埃利希在書中的估計很多都落空了,例如書中預言70年代會有數億人面臨饑荒,但因60年代開始農業科技的發展遠超預期,大大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益,全球大饑荒並沒有發生。他自己也承認,書中很多預言最後都沒有成真,但他還保留當初的宏觀看法,就是:人口增長伴隨過度消費文化,只會導致更多資源被破壞。

擁護科技發展的人,很多會以農業的「綠色革命」(1960年代末開始興起,以改良種子、使用化肥、工業化農業生產模式,帶來農業技術進步及產量的跳躍式增長)為例子,聲稱即使人口繼續上升,我們仍可以繼續現時的發展方向,科技能成為解決資源有限的萬用良藥。

巴西的大豆種植場,上空是殺蟲劑噴灑器。© Marizilda Cruppe / Greenpeace
巴西的大豆種植場,上空是殺蟲劑噴灑器。© Marizilda Cruppe / Greenpeace

然而,仔細觀察工業化農業生產模式,就能發現「綠色」革命其實是「黑色」革命;農業的發展,背後涉及碳氫化合物的高排放量,以及大量使用有毒化學物。我們確實透過科技和技術進步,養活多幾千百萬人,卻又為地球帶來更多的碳排及污染,氣候陷入危機,損害生態和人類健康。

你不能不知道的真相…

西班牙加略坎塔湖的旱災。© Pedro Armestre / Greenpeace
西班牙加略坎塔湖的旱災。© Pedro Armestre / Greenpeace

於2018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出[1],全球每年有750億噸耕土流失,估計牽涉4,000億美元損失。另一方面,很多地區的農業產量停滯不前,而即使某些地方的產量有所提升,升幅還是滯後於人口和需求增加,導致食物價格上漲[2]

於2013年,泰國羅勇府奧普爾海灘發生大型漏油事故,無數海洋生物受影響。© Roengrit Kongmuang / Greenpeace
於2013年,泰國羅勇府奧普爾海灘發生大型漏油事故,無數海洋生物受影響。© Roengrit Kongmuang / Greenpeace

自1980年代後,全球漁業所用技術即使有所進步,野生漁獲產量卻早已停止增長[3];同期人均水資源量已下跌超過25%[4],現今逾8.5億人無法獲取乾淨水源[5]

再把人口增長納入考慮,更是細思極恐:一塊逐漸縮小的大餅,卻將會有更多人要瓜分,有可能嗎?

真實存在的極限

環境分析學家、美國康乃爾大學生態學教授大衛・皮門泰爾(David Pimentel)教授,是1960年代反對使用農藥DDT殺蟲劑的學界先鋒,早於10年前提出警告[6],指出「人類賴以為生的天然資源,包括糧食、潔淨水源、肥沃的土壤、能源、生物多樣性,或呈現退化跡象,或已被污染,或被耗盡。」

人口學權威著作《人口學原理》作者、英國人口學家和政治經濟學家湯馬仕・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則支持保持人口和經濟增長在「固定水平」,指「財富的增長並不是沒有上限的」,又寫到「若資本與人口維持固定水平,則造就人類進步,創造最大的空間推進道德與社會提升,改善生活質素。」

照片攝於2019年9月,綠色和平記錄了亞馬遜河帕拉州的非法伐木與毀林行為,背後農業擴張為一大原因。© Fábio Nascimento / Greenpeace
照片攝於2019年9月,綠色和平記錄了亞馬遜河帕拉州的非法伐木與毀林行為,背後農業擴張為一大原因。© Fábio Nascimento / Greenpeace

傳統意義上的「增長」,已經不合時宜

有些人經常引用一個數據,批評埃利希在《人口爆炸》中的警告:自1960年代起,人口增長率已經由每年的2.2%減少至2020年的0.98%。這數據雖然無錯,但單看百分比卻容易令我們忽略更重要的事實:地球上人類數目仍然每年穩步上揚。

雖然現代避孕方法明顯令人口增長率下降,但這只限於女性有權選擇、有適當方式及足夠資源避孕的國家或地區。而且百分比不一定能反映實際情況:人口增長率是下跌了,但實際人口數量還是在不斷上升。世界上有超過15億人呈營養不良,當中約一半人(超過8億)每晚都是餓著肚子進睡的[7],每3秒就有一個兒童餓死[8]。我們曾期望科技可以解決這問題,但即使今天,情況依舊。

比例出了錯,全球陷危機

早在1993年的世界科學峰會中,有58位國際科學家同聲警告:「人口及人均資源使用量……構成(環境的)重大威脅。人口的增長,加速資源消耗、廢物生產和環境惡化。」

典型的現代城市面貌:擁擠、繁忙、壓迫。© Sungwoo Lee / Greenpeace
典型的現代城市面貌:擁擠、繁忙、壓迫。© Sungwoo Lee / Greenpeace

現在人類和飼養牲畜佔了全球約98.5%的哺乳類動物生物量。埃利希指出「人類、家畜及雞隻的龐大數量」迫使野生動物離開其可居住的生態環境,導致大型野生動物消失。他指:「滅絕危機的主因,仍是人類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持續上升的人口和人均消耗。」

人口議題,在環境討論的範疇中,從來不受歡迎。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這問題沒有一個簡單答法,也很難避免涉及艱澀或敏感的議題,例如人民自由、種族歧視、性別議題、生育權利、反人類思想等。考慮到生態損害的兩個主因是人口過剩與過度消費,是時候在穩定人口的同時,挑戰自己,認清盲目追求經濟發展、不斷消費,只會帶來地球資源加快耗盡的困境,把世界推動危險的邊緣。

註:本文撮譯自綠色和平國際辦公室的創辦人之一Rex Weyler於2018年撰寫的觀點文章,經過編輯,並加上最新數據作補充說明。

參考資料:

[1]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Global Soil Partnership endorses guidelines on sustainable soil management
[2] Plos Journals: Yield Trends Are Insufficient to Double Global Crop Production by 2050
[3]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Review of the state of world marine fishery resources
[4] Wareraid.org: Facts and statistics
[5] Water.org: The Water Crisis
[6] David Pimentel &Marcia Pimentel: World Population, Food, Natural Resources, and Survival
[7]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unger again on the rise, driven by conflict and climate change, new UN report says
[8] Mercy Corps: The facts: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global hunger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