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4 mins

西環土生土長街坊 守護社區反「明日大嶼」

作者: 綠色和平

紥根於西環幾十年的可儀,幾年前曾為了守護這個社區,與一眾街坊團結起來反對政府於舊址為焚化爐的臨時公園建屋。可是,這次政府強推「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又再一次打這個地方主意,而且計劃來勢洶洶,看似事在必行。可儀卻堅守信念決定繼續留在西環,抱着不亢不卑的態度,守得多少便多少,「我不是特別環保,但我很討厭有人以謊言傷害我的社區。」

可儀是個豪爽的女子,為朋友兩脇插刀也在所不辭。而今次有難的,是她自九歲開始居住的西環。她怎能不見義勇為?

政府強推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將在交椅洲一帶填海,發展人工島,更會興建一條橋從大嶼山連接港島西。從景觀以至配套,直接影響西環堅尼地城一帶。可儀認為,「明日大嶼」填海計劃除了帶來潛在的交通擠塞外,更會嚴重影響西環居民的生活質素。

可儀的家族,從前在西環開菜檔,到後來賣花,紥根在這社區接近八十年。© Elvis Tang / Greenpeace
可儀的家族,從前在西環開菜檔,到後來賣花,紥根在這社區接近八十年。© Elvis Tang / Greenpeace

幾年前,政府想收回堅尼地城加多近山臨時公園建屋,可儀與一班市民羣起反對。後來他們揭發該海皮從前因燒垃圾,底層的泥土埋藏焚化爐的有害物質。政府查探後,決定收回成命。「那個公園,就是『明日大嶼』第二期工程的所在地。而第一期工程的所在地,則是西環碼頭,從前都是作燒垃圾的用途。」她認為,街坊有權利知道挖掘工程所帶來的污染、如何清除地底的有害物質。「碼頭對開便是均益大廈,有很多老人院,老人有很多呼吸系統問題,是否可以向我們提交健康評估呢?」

其次,發展計劃炒貴了租金,令小店老店無法立足。「整個西環和堅尼地城變了『快炒』地方,都是連鎖店,賣的也並非必需品或日用品,根本不是這個地區所需要的。」政府不只一次以交通樞紐作為招徠,但這並不是居民想要的東西,卻只會加速令西環變成一座死城。「你看看紅磡站?再看看西九?」她連聲詰問。

整體來看,她一直不支持興建人工島及填海計劃。「我從來不是特別環保的人,但我純粹用生意的角度,也覺得『明日大嶼』計劃在經濟上不合理。」她形容,政府口口聲聲說個島會賺錢,但島上七成又是公屋,如何賺錢?「我很討厭別人說謊欺騙我,而且是太低級的謊話。政府提交的報告,每一條數都是錯的,每一條數都不能夠自圓其說。你不要當全世界都是傻的好不好?」她覺得,推介計劃的人,就像層壓式推銷,即使發現被騙,發現那些人原來是「老千」,但卻又繼續將火把傳遞下去。

她的家族,紥根於西環接近八十年。由從前開菜檔,到後來賣花,直至近年才將鋪位出租給別人。「以前我們都是街童,在西環有很多斜路,海味店與南北貨店間有些小平台,我們都愛在那裡蹓躂成長,很多回憶。例如失戀時坐在那兒,抱頭痛哭不回家。」家,從來不止是住的地方,而是實實在在建立的整個堡壘。如今,堡壘一點一滴在瓦解與改變。

可儀本身業主(之一),在自己的鋪開花店。「明日大嶼」將堅尼地城放入藍圖,假設政府的推論是真的,發展計劃會為社區帶來經濟收益、租金升值。可儀面對賺錢機會,豈不正中下懷?然而,在可儀眼中,對西環的情義,遠比銀碼重:「如果是期望樓價升,地鐵興建完成的時候,樓價升到1700萬那時,我便賣出了店鋪。家族生意不只看錢,也不賺那些錢。」

可儀抱着不亢不卑的態度,守得多少便多少,「贏了,是上天給你的。輸了,亦問心無悔。」© Elvis Tang / Greenpeace
可儀抱着不亢不卑的態度,守得多少便多少,「贏了,是上天給你的。輸了,亦問心無悔。」© Elvis Tang / Greenpeace

「明日大嶼」計劃來勢洶洶,事在必行。她抱着不亢不卑的態度,守得多少便多少。她想跟同路人說幾句話,一起互勉。「努力不等於會成功,努力只代表你想做那件事。你願意做,做得到,就應該去做。贏了,是上天給你的。輸了,亦問心無悔。」

當香港有事,你的社區有事,總是有人大難臨頭各自飛。但是她卻堅信,患難見真情,情永遠比錢堅。況且,現在能否賺錢,都是未知之數。填海計劃,絕對不只是環保事。

相關標籤:

城市規劃人物故事守護大嶼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