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4 mins

坪洲藝術家辦藝術節 反對「明日大嶼」

作者: 綠色和平

藝術家葉啟俊(阿俊)三年前搬到坪洲居住,嚮往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模式。面對政府強推「明日大嶼」工程,他決定與另外兩名坪洲島民,舉辦一個藝術節,讓更多人了解坪洲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並堅信莫以善小而不為:「不想失去才去憑弔,即使要走,走之前又想做點事。

阿俊是名藝術家,見他一身黝黑皮膚,穿一件花襯衫,頭頂架着一副太陽眼鏡,踼着拖鞋,手握着一副非智能,甚至可稱上老爺機的摺合式手提電話,好一個悠然自得的島民樣子。

三年前,阿俊搬到坪洲居住,家中有個小天台,伸手可及就是大海。「未出門,我就見到當日天氣好不好,能見度高不高。」他慢條斯理地比劃。在小島,周圍都是樹木,縈繞都是動物,人和大自然都在同一空間和睦並存,相互依靠。由他的家步行十五分鐘就是海灘。夏日炎炎,夕陽如丹,他撲通就跳了下水,那片湛藍是他所能擁抱最大的自由。

「你試想想,如果填海,島民這樣的生活方式就會化為烏有。」終於明白為甚麼他花了這麼多唇舌,說明城市人未必明白的事。

本身居住在深水埗的阿俊,三年前決定離開都市的繁囂,來到坪洲居住,過着慢活人生。© Elvis Tang / Greenpeace
本身居住在深水埗的阿俊,三年前決定離開都市的繁囂,來到坪洲居住,過着慢活人生。© Elvis Tang / Greenpeace

辦生活藝術節 反對「明日大嶼」

在他眼中,要阻止填海巨輪的前進,先要審視自己和這地方的關係,繼而團結眾人,才能轉化成一種力量。所以他想到用一把軟性的劍,舉辦一個藝術節,與另外兩名坪洲島民,包括在坪洲經營「陸日小店」的店主 Kit Chan,以及來自法國、曾於越南胡志明市工作的城市規劃研究者 Myriem Alnet合作,最終成了現在眼前的「船到橋頭生活節 Inter-island Festival」。

整個生活節的靈感,源自貫穿坪洲、梅窩、芝麻灣和長洲的橫水渡。他當時搬進坪洲,才知道原來各島之間有這麼一艘舊舊的船貫連着,「望出去的風景好美,與平日維港兩邊見到很不同。」整片水域靜謐如淨土,宛如鮮為人知的寶藏。但是去年時,阿俊想到「明日大嶼」一旦落實,這樣靜美的風景必然消失,聯同一眾人和大自然和諧共存的小島生活方式,將會一一埋葬。一想到此,他就不想坐以待斃。

阿俊最不願看到「明日大嶼」破壞靜美的風景和小島獨有的生活方式。© Elvis Tang / Greenpeace
阿俊最不願看到「明日大嶼」破壞靜美的風景和小島獨有的生活方式。© Elvis Tang / Greenpeace

「我是很在意破壞了的生態,填海怎能說服我對環境無影響?」阿俊反問了幾次。早前就有環保團體調查發現,鄰近填海選址的周公島,具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腹海鵰的鳥巢、香港獨有的鮑氏雙足蜥,及在中部水域錄得稀有的海筆,足以反映東大嶼水域具生態價值。阿俊顯然不是保育人士,只是尋常島民。可惜若是推土機殺到,他每天晨早呼吸的新鮮空氣,每日黃昏一躍而下的大海,將不復存在。

生活節暫時預計於今年十月上旬舉行,將以環境、藝術(包括傳統文化)、城市聚落等等作為範圍,擺放不同的藝術品,舉辦工作坊與導賞團,希望連結島上的有心人。雖然生活節改名為「船到橋頭」,但是阿俊視填海卻並非如諺語「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一樣,等它殺到來總會自然解決。

阿俊預計於十月上旬舉行「船到橋頭生活節 Inter-island Festival」,讓更多人了解島民生活。© Elvis Tang / Greenpeace
阿俊預計於十月上旬舉行「船到橋頭生活節 Inter-island Festival」,讓更多人了解島民生活。© Elvis Tang / Greenpeace

阿俊:「不想失去才去憑弔。」

他認為在風景消失之前,他們都要試試有甚麼可以扭轉局面。「有一段日子,香港很多東西消失,大家就一窩風去看,目的不是想挽救它,而是結粹想看最後一面打個卡就算。」他坦然,不希望生活節成了消極的「消費」,「很多人覺得,那我們都無乜哋可以做,就去憑弔吓啦。」他不想好像膽仰遺容般,所以才想到不如舉辦一個生活節,做得幾多得幾多。是的,有沒有用,不得而知,但他是堅信莫以善小而不為的那類人。

搬進坪洲前的阿俊,一直住在車水馬龍的深水埗。他所住單位就在黃金商場對面,偌大燈飾街招經常把他吵醒,他就在這樣的地方成長。現在,他離開了都市的繁囂,過着慢活人生。他吃的魚,都是本地漁民即捉即售非常鮮活;他吃的蔬菜,都是南灣農夫親手種植的:「原來蕃茄可以這樣甜,原來莧菜可以這樣滑,原來生活是可以這樣自給自足……」他碎碎唸時,帶點神采。

究竟填海工程會扼殺多少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直到現在我們也無法猜測。只是對島民來說,多少也想表達對坪洲的感情。

「坪洲是否無可取代?」我問道。「咁又的確是無可取代。」阿俊若有所思。

「但如果這裏環境不再適合居住,你問我會不會走?我會的。」他頓了頓,答法並不浪漫。

「但即使要走,走之前又想做點事。」他的結語,卻像大部分香港人一樣。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