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科研實證健康影響及監測之重要
促香港空氣質量指標收緊至世衞最嚴謹標準
「地球很危險」是電影對白,也相當反映我們的環境現實。此文針對大家也許不以為然的空氣。
事實上,空氣中存在很多污染物,危害健康;另一層面的危險是人們以至政府對空氣污染無知或危機感不足,是以,一來沒有努力防備健康免受影響,二來沒去阻止空氣污染,甚至有份導致污染蔓延。
以下分享兩個國際極具規模的研究,還有按照報告製作的地圖,為大家揭示更多空氣污染的真像,讓大家對空氣污染物PM2.5更深度的認識,空氣污染對世界各地群眾的健康影響,還有政府及民間對空氣監測的角色。
知識改變命運,加深對空氣污染的了解,市民大眾能更積極投入本地空氣污染問題。文末,與你分享香港政府目前就空氣質素指標的修訂,綠色和平呼籲大眾關注,並向政府提出建議。
文章目錄
《全球空氣品質報告》:九成人口每日呼吸差劣空氣;PM2.5 扣損壽命
4月3日,美國獨立研究機構 Health Effects Institute 發表《全球空氣品質報告》(State of Global Air Report,下面簡稱 HEI 報告) ,指出全球逾九成人口居住在空氣質量不符合世界衞生組織 (WHO) 健康標準的地區。即使退而求其次,全世界也有超過一半人的居住地,空氣質量不符合世衞最寬鬆的中期 (interim) 標準。
當今世界各地的空氣污染監測一般只覆蓋較富裕國家的城鎮,而 HEI 的報告則利用全球約10,000個空氣質量監測站的數據,加上衛星收集的數據,還有全球大氣模型,結合後再估算全球的空氣污染物水平。
報告根據該組織及其他機構與大學科學家的合作研究,以所得全球地方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及臭氧污染最新排名,作出分析。
HEI 報告檢視2017年的死亡人口數據,發現每10名死者就有1個的死因與空氣污染相關,另一邊廂,空氣污染比癡肥、酒精引發更多早死個案。
將空氣污染直接與死因掛勾可能很複雜,但近年越來越多國際研究將高水平PM2.5與一系列健康狀況扣連起來,包括心臟衰竭、認知障礙症、阿茲海默症等。
HEI 報告更首次量化PM2.5污染對糖尿病死亡的影響;指出全球超過25萬糖尿病死亡個案的病因與空氣污染有關。
空氣存在PM2.5濃度越高,人類所受的健康威脅就越大
HEI 報告指出,空氣污染將平均縮短全球兒童壽命20個月,而亞洲及非洲的兒童因相關國家及地區的PM2.5處於高水平,要面對較高風險,壽命更會縮短30個月。。
【PM2.5 扣損人壽世界地圖】
(地圖製作:Unearthed ; 數據來源: State of Global Air 2019 和 Carto)
按照 HEI 報告加上 Carto數據,地圖顯示不同國家地區的人民,因受PM2.5污染,估計壽命縮短的幅度。從地圖可見,最深色的地方散佈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中東某些地區、還有不少北非和中非國家。

《2018年全球城市空氣質量及PM2.5排行地圖》
2019年3月5日,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 與 IQAir AirVisual 聯合發佈《2018年世界空氣質量報告》(World Air Quality Report) [2]及2018年全球城市空氣質量PM2.5排行榜[3]。
研究對73個國家及地區共3000個城市的2018年PM2.5濃度進行了統計、分析和比較,製作的地圖顯示,當中三分二的城市處於危險的空氣污染水平。
IQAir AirVisual 的空氣質量數據,來自各國政府官方空氣質量數據平台及數據庫,也包括收集個人、研究機構或非政府組織所持有的 AirVisual 空氣質量檢測儀上傳的實時數據。
原來,官方空氣質量監測點的數量多少和分佈狀況,往往受到政策傾向和經濟投入等影響。孟加拉只有首都達卡有公開數據,巴基斯坦也只有四個城市有公開數據;相比之下,印度有近50座城市有公開數據,故此研究使用大數據,集合3000個城市官方及民間數據,既可填補官方數據中的空白,並為官方監測提供更精細的數據參考,結果也可更真實反映全球城市居民生活實況。
【全球空氣最污染城市互動地圖】
(地圖製作:Unearthed ; 數據來源: AirVisual’s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 和 Carto)
使用附錄:地圖有四個層面的數據顯示
- PM2.5: Relative ranking within region (PM2.5:相對區域排名)
- 2018 average PM2.5 (2018年PM2.5平均值)
- Forest fires in North America (北美洲的森林大火)
- Heatmap (熱力圖)
以世衞 PM2.5最嚴謹指引,年均濃度每立方米10微克作為參考值,《2018年世界空氣質量報告》的觀察包括:
- 南亞:在世界上2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有18個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這次研究我們巴基斯坦首個公眾監測系統的數據。
- 東南亞:雅加達和河內污染最嚴重。 隨著北京的空氣質量改進,雅加達很大機會取代北京,成為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首都。
- 中國:中國城市的平均空氣污染濃度從2017年到2018年下降了12%。北京在2018年世界污染城市排名第122位。
- 美國和加拿大:雖然平均空氣質量良好,但8月和11月歷史性的森林大火對空氣質量產生了巨大影響,8月份北美有5個城市登上世界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十大。
- 非洲和南美洲:大規模人口沒有足夠的空氣質量測量基礎設施。
- 總體而言,AirVisual數據集中包含的3000多個城市僅佔全球人口的15%。

參與聯合發佈的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總監 Yeb Sano 接受媒體採訪時說[4]:
空氣污染破壞我們的生計和未來,但我們可以作出改變。除了導致人類過早死亡,根據世界銀行估計,空氣污染更導致2019年的全球勞動力損失成本為2250億美元,醫療成本也將高達數萬億美元。
透過這份報告,我們希望大眾對自己呼吸的空氣有所深思,因為只有人人了解空氣質量對生活的影響,我們才能作出有意義的改變。
唯有各地政府提供充足的監測和報告空氣污染的基礎設施,才能幫助消減空氣污染影響。
空氣污染危害健康,綠色和平促港府全面採納世衞最嚴謹空氣質素標準
從上述兩份國際空氣污染報告,我們瞭解到要更著緊自己的一呼一吸,而政府有效的監測和資訊公開也是應對空氣污染的重要一步。
將視綫從國際放回本地。香港政府正在檢討香港空氣質素指標,但建議只稍為收緊二氧化硫與PM2.5 兩種污染物的標準(看下列表)。
綠色和平根據政府公開2025年空氣質素及相關健康風險資料作出估算,亦假設健康及經濟效益和空氣污染物濃度呈線性關係。
在5月3日新聞發佈中[5],綠色和平批評政府只對空氣質素指標修訂小修小補,有關修定建議仍未達到世界衞生組織訂立最嚴謹的指引(下稱世衞指引)。
綠色和平估算,以2015年為基準,如果香港PM2.5水平只達到政府建議的較寬鬆標準,將比達到世衞最嚴謹空氣質素標準造成多出超過26萬次門診,相等於醫管局17-18年度普通科門診總人次的4.1%。
根據修訂建議,政府將PM2.5的24小時平均濃度收緊,但容許超標次數上限由9次增加至35次。早前綠色和平就連同多個環團及立法會議員,要求政府撤回建議。
政府即將就此空氣質素指標修訂方案諮詢公眾,綠色和平要求政府全面採納世衞指引,並制定有力政策改善空氣質素,包括加強與廣東省政府合作改善區域污染,針對水上和陸上運輸等本地主要污染源採取措施,如推動遠洋輪船泊岸轉用岸電設施、加快公共交通電動化和控制私家車數目增長速度等,保障市民健康。
你也可出力要求政府跟上世衞標準,為自己健康把關。請即聯署,一起推動改變!
備註:
- [1] State of Global Air/2019 (英文網頁)
- [2] IQAir AirVisual 2018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 (pdf file)
- [3] 2018年全球城市空氣質量PM2.5排行榜
- [4] 國際綠色和平2019年3月5日新聞稿(英文)
- [5] 綠色和平2019年5月3日新聞稿《上呼吸道感染求診次數年増26萬次 綠色和平促政府全面採納世衞最嚴謹空氣質素標準》
參考:
- https://unearthed.greenpeace.org/2019/04/04/global-data-air-pollution-india-china/
- https://unearthed.greenpeace.org/2019/03/06/global-air-pollution-map-reveals-2000-cities-suffering-from-dirty-air/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