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氣候
3 mins

綠色金融助可持續發展 「反漂綠」至關重要

作者: 綠色和平

隨著氣候危機惡化,各地政府都著手應對問題,愈來愈多資金流進可持續發展領域,為更宜居的未來投資,「綠色金融」開始成為投資界新寵兒。無論金融界別、商界以致政府近年都大力推動綠色金融發展,但如何評估企業是否做好 ESG,卻成為另一難題,所謂的「綠色金融」又是否如所述般環保呢?

投資綠色金融的初衷,是向真正有利環境的企業注資,使與減碳相關的環保項目有足夠資金發展,長遠有助紓緩氣候變化或其他環境問題。隨著綠色金融的關注度近年大幅提升,不少上市公司都推出各式各樣的「綠色」金融產品,惟當中不少都被懷疑是漂綠(greenwashing)。

所謂漂綠即企業誇大甚至虛構環保成效,或只利用「綠色」作為公關形象工程。投資者要是相信這些不準確、甚至不實的信息,以為向它們投資就可以幫助環境,恐怕適得其反,使資金未能流入真正有利環保的項目上。 故此企業如實披露環境,特別是與氣候信息對綠色金融的發展及建構綠色未來至關重要。

延伸閱讀:什麼是漂綠?從石油、航班到牛扒 4個減碳排放失實案例

訂閱綠色金融通訊

瀏覽綠色和平專題網頁並訂閱電郵通訊,助你緊貼 ESG、綠色金融等市場動向!

前往了解

聯交所更新氣候信息披露要求

香港聯合交易所早前提出提升上市公司的氣候信息披露要求,建議參考 ISSB(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發佈的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諮詢期已於 7 月 14 日結束。聯交所此舉有助投資者認清各上市公司的環保措施及成效,從而減低跌入漂綠陷阱的機會。

然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針對上市公司的氣候信息披露標準可以做得更多,聯交所的修訂建議仍欠進取。例如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環境對其業務之風險, 有別於歐洲國家的監管機構同時要求公司披露其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亦即「雙重重要性」(Double Materiality)

另外,是次修訂建議亦未要求企業就所有排放數據,及要求就整份 ESG 報告進行第三方審計,令投資者難以確保公司披露的資料是否屬實,亦無從得知數據是否可靠;而所訂立的兩年過渡期亦過長,氣候危機惡化速度極快,應對手段必需分秒必爭。

別讓漂綠成香港蛻變為綠色金融中心的絆腳石

財政司司長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指出,需要加速發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事實上,香港綠色金融巿場在區域上的地位不容小覷,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早前指出,本港 21 年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發行量,約佔亞洲相關債券發行量的三份之一; 亦有報道指,政府擬發行總值高達 60 億美元的多幣種綠債,破亞洲同類債券的紀錄。

延伸閱讀:綠色債券是什麼?為什麼綠色金融產品不一定環保?

站在好的起步點,更應該保持優勢做得更好,因為比起數量,質量對於綠色金融而言更為重要。要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香港在「反漂綠」方面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現時本港對企業漂綠行為的監管不足,令投資者很容易墮入漂綠陷阱。

綠色和平關注綠色金融投資能否把資金真正導向與減碳相關的環保項目,而非流於「漂綠」;圖為德國辦公室 2023 年 6 月的行動,促請德意志銀行加強規管旗下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DWS)的漂綠行為。 © Felix Schmitt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關注綠色金融投資能否把資金真正導向與減碳相關的環保項目,而非流於「漂綠」;圖為德國辦公室 2023 年 6 月的行動,促請德意志銀行加強規管旗下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DWS)的漂綠行為。 © Felix Schmitt / Greenpeace

綜觀其他地方,各地政府都開始提升針對漂綠行為的監管。例如韓國,公司若在其綠色成效中存在誤導成份,可被判罰款;澳洲早前更有能源公司因為誇大太陽能投資進度及可能成效,並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聲稱將生產碳中和電力,被澳洲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裁定漂綠,需要繳交罰款。

本身已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有很大的優勢進一步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惟政府、企業等市場上的各持份者,都不能視綠色金融為單純牟利的包裝,而是長遠協助全球邁向更可持續未來的方法。

延伸閱讀:綠色金融:保護下一代的關鍵投資

相關標籤:

香港環境焦點政策倡議氣候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