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氣候
8 mins

【人物專訪】太陽能抗通脹?泰國社區示範眾籌救氣候

作者: 綠色和平

在泰國,綠色和平發起「重見光明:陽光屋頂百萬戶計劃」,倡議政府於 2023 年底前,讓全國 100 萬戶家庭在屋頂增設太陽能板。綠色和平又夥同民間組織發起「太陽能眾籌發電計劃」,至今成功為當地 7 間公營醫院和 6 間職業技術學校安裝天台太陽能板。透過訪問,受惠的泰國醫院及學校代表等為我們分享第一身經驗,講述這場靜靜的「能源革命」,如何為當地社區帶來新希望。

身於香港這片福地,一般市民或仍然覺得與氣候危機距離很遠,但對鄰近香港、人均 GDP 較低的東南亞國家來說,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帶來的衝擊,卻更為直接,容易令當地弱勢社群、貧窮或村落人口的生活雪上加霜。

從源頭減緩氣候危機,綠色和平一直倡議全球政府以實際行動加快淘汰化石燃料,推動可再生能源。在泰國,綠色和平發起「重見光明:陽光屋頂百萬戶計劃」,倡議政府於 2023 年底前,讓全國 100 萬戶家庭在屋頂增設太陽能板。綠色和平又夥同當地民間組織發起「太陽能眾籌發電計劃」,至今成功為當地 7 間公營醫院和 6 間職業技術學校的天台安裝太陽能板。

公營醫院院長:太陽能發電燃點希望 為社區帶來能量

其中一間受惠公營醫院的院長 Saksit Maharattanawong 醫生現身說法:「以太陽能發電,不但可以減省電費,更重要是可以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緩造成健康威脅的空氣污染問題。」

受惠醫院院長 Saksit 醫生指,安裝太陽能板的計劃能「創造就業機會,為區內的人帶來能量。」© Greenpeace
受惠醫院院長 Saksit 醫生指,安裝太陽能板的計劃能「創造就業機會,為區內的人帶來能量。」© Greenpeace

Saksit 醫生是泰國南部春蓬府朗萱縣皇家蘇安醫院(Luang Suan Hospital)的院長,他的醫院是當地的大型社區醫院,近年卻面對電量年年增加的問題,累積一年電費約為 800 萬泰銖,即接近 200 萬港幣。「太陽能對醫院帶來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省回電費;我們能夠把原本花在電費上的資金,用來購買醫療器材,可有助提高醫療質素及效率,造福社區及人民。」

皇家蘇安醫院是受惠於太陽能眾籌發電計劃的第 2 間醫院。Saksit 醫生分享:「這個計劃更創造就業機會,為區內的人帶來能量。」所說的能量除了是能源,更是社區發展的力量。

泰國皇家蘇安醫院是「太陽能眾籌發電計劃」中第 2 間成功安裝太陽能發電板的醫院。© Greenpeace
泰國皇家蘇安醫院是「太陽能眾籌發電計劃」中第 2 間成功安裝太陽能發電板的醫院。© Greenpeace

院長認為,整個計劃非常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事關計劃惠及的不只有醫院,工程更為當地一間職業訓練學校的學生,提供有關安裝和維修的實戰學習機會,有助他們將來的發展。「安裝太陽能發電板,是個重要的職業;這個行業勢頭向好,學生往這方向發展事業,或推動開發太陽能社企,將來不愁出路。」

太陽能為當地社區燃起希望,Saksit 醫生期待計劃能夠繼續擴展,造福更多有需要的社區。「在街市、學校、辦公室,甚至是一般市民的家裡,都可以安裝太陽能發電板,多用太陽能發電。」假如太陽能發電能更普及到家家戶戶,一般市民可以由能源消費者,轉化成可再生能源生產者。「社區可以反過來賣能源給國家,不只能增加收入,更能減低對環境的傷害,最終有利公眾健康。」

職業技術學校老師:太陽能將成潮流 政策支持定能普及

泰國沙功那空職業技術學校電力部老師 Anucha 相信,太陽能發電將會成為潮流;他希望當局能以政策支持推動發展可再生能源。© Greenpeace
泰國沙功那空職業技術學校電力部老師 Anucha 相信,太陽能發電將會成為潮流;他希望當局能以政策支持推動發展可再生能源。© Greenpeace

泰國東北的沙功那空職業技術學校(Sakon Nakhon Techincal College),大約有 5,600 名學生;學校課程主要為培訓年輕新一代,學得專門技能,拓展職業生涯,提升年輕人日後發展機會。

電力部老師 Anucha Buranarit 很高興學校受惠於太陽能眾籌計劃,他相信,太陽能發電將會越來越流行,甚至發展成潮流。「我們老師都留意到,越來越多學生對太陽能發電產生興趣,並選擇以可再生能源相關議題做專題報告。」

沙功那空職業技術學校因應太陽能眾籌發電計劃,設計專門課程,教授學生有關太陽能和太陽能電池安裝的知識。「雖然太陽能技術已經發展多年,但現時泰國仍然非常缺乏相關的技術人材。」

Anucha 直言希望大家可以打破太陽能只能在特別地區安裝的舊有印象,重新認識太陽能的潛力。「事實是,現代的太陽能發電板技術,比以往技術效能更高;太陽能發電板也比以前的小巧得多。半電池模組技術亦令發電板在較暗的環境下仍可運作,例如在晚上 7 時多,太陽能發電板仍能發電。」

綠色和平泰國辦公室與當地民間組織合作組成「太陽能基金」,成功眾籌為沙功那空職業技術學校安裝 10kW 容量的屋頂型太陽能系統。© Greenpeace
綠色和平泰國辦公室與當地民間組織合作組成「太陽能基金」,成功眾籌為沙功那空職業技術學校安裝 10kW 容量的屋頂型太陽能系統。© Greenpeace

雖然太陽能的相關技術日益先進,也越來越多人對它產生興趣,但太陽能發電板的價格及安裝費仍然高昂,可說是普及太陽能發電的一大障礙。Anucha 建議政府及能源部門合作,制訂相關政策推廣太陽能發電,普及至每家每戶都能使用。

「舉個例子,政府可以透過資助協助有興趣安裝太陽能板的家庭,鼓勵更多家庭轉用太陽能;例如一半安裝費由政府資助,一半由家庭自付,人們覺得省錢了,便會覺得值得。」

「我期望綠色和平可以集合眾人意見,把這種民間力量化為行動及倡議壓力,讓決策者以政策配合推動發展太陽能。在泰國,發展太陽能可以幫助大眾減輕電費負擔,亦是個環保的可再生能源選項。」

以行動落實守護氣候

協助綠色和平督促全球政府實踐減碳目標,將升溫控制至1.5°C內!

捐款支持

「白老鼠」義工:由自身出發 口耳相傳推廣可再生能源

Phi Koch 在自己家安裝太陽能屋頂,以自身經驗作例子,將可再生能源的好處推廣開去。© Roengchai Kongmuang / Greenpeace
Phi Koch 在自己家安裝太陽能屋頂,以自身經驗作例子,將可再生能源的好處推廣開去。© Roengchai Kongmuang / Greenpeace

太陽能眾籌發電計劃發起以來,得到不少的市民支持,積極參與計劃,當中包括綠色和平義工 Phi Koch。

義工 Phi Koch 落力參與綠色和平的可再生能源倡議工作,更不惜以自己作「白老鼠」,在家安裝太陽能屋頂,再將省到的電費和相關訊息,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在親友圈之間慢慢傳開去。

「我平日經常跟身邊人說:『誠邀你使用潔淨的可再生能源,一來省電,二來減少使用來自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電力,幫助減緩全球暖化,也可以解決泰國人經常面對的空氣污染問題。』」

他說,安裝太陽能屋頂不如想像般危險或困難,若有適當的指導及協助,一般小市民也可以嘗試;例如先由安裝一盞太陽能燈開始,「你會感覺到太陽能燈散發的熱力有所不同,再對比一下電費單,便一目了然;節省的電費,慢慢能夠幫助你安裝更大的太陽能板,便會達至更大的改變。」

Phi Koch (站在最後排僧人右邊)積極參與綠色和平能源倡議工作;照片攝於綠色和平太陽能推廣社區活動,活動團隊於當地廟宇安裝太陽能板,宣傳可再生能源普及化。© Roengchai Kongmuang / Greenpeace
Phi Koch (站在最後排僧人右邊)積極參與綠色和平能源倡議工作;照片攝於綠色和平太陽能推廣社區活動,活動團隊於當地廟宇安裝太陽能板,宣傳可再生能源普及化。© Roengchai Kongmuang / Greenpeace

談到氣候危機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其所帶來的極端天氣,Phi Koch 分享參與綠色和平倡議工作的原因,期望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化石燃料消耗,除了社區由下而上做起之餘,「我希望政府能認真制訂推廣太陽能的政策,例如放寬對電力的要求、電子設備的標準要訂得更加全面和多樣化、放寬為安裝太陽能屋頂提供的貸款計劃等,以普及太陽能為目標。」

守護環境、氣候不停步⋯

綠色和平有份推動的太陽能眾籌發電計劃,發起至今 3 年多,成功案例令泰國衛生部汲取經驗,重新規劃國家預算,計劃未來將在全國 882 個基層健康中心、各區域中心的 131 家太陽能醫院,以及皇室支持的 39 家醫院,裝設更多太陽能板。

以社區成功例子推動政府的結構式政策轉變,綠色和平「重見光明:陽光屋頂百萬戶計劃」未來致力:

  • 2023 年第一季度完成第 7 間技術學校的太陽能板安裝工作
  • 於完成太陽能板安裝的職業技術學校,持續為學生及老師提供專業培訓,讓當地人才把握可再生能源的工作機會
  • 倡議政府於 2023 年底前,讓全國 100 萬戶家庭、8,170 家醫院和 31,021 間學校天台安裝太陽能板,為受惠對象每年省下 171 億泰銖電費,為當地創造 5 萬個工作機會;同時等於每年減少約 450 萬公噸的溫室氣體,等於造了一片 300 萬公頃的森林吸碳

發展可再生能源,不但可保障公民享有潔淨空氣的基本權利,更能創造就業機會,有助振興當地經濟。從以上民間主導的太陽能發展案例,可見即使我們面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仍能以創新、可持續的方式為社區注入滿滿能量。

延伸閱讀:民間眾籌大成功!泰國7家太陽能醫院正式啟用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