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氣候
6 mins

【和你講氣候變化】與馬昀祺上一課環境教育

作者: 綠色和平

萬物皆連結Everything is connected,是香港環境教育者馬昀祺博士(Dr. Xoni Ma)修讀生態學時首先領略的道理,也是他現在從事環境教育必要傳達的,Xoni說這同時適用於傳達應對氣候危機。感謝他分享環境教育的理念和他的領悟、目標,對你我如何面對氣候變化,鼓勵更多人投入氣候行動,相信會帶來不少能量和啟發。

早前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從事環境教育的生態學者馬昀祺博士,讓我們認識到香港的生物多樣性,其豐盛,我們可以從認識、愛到保護之;與他詳談的過程中,除了感受到他對香港生態深厚的認識和熱愛,更體會到他以其專業「環境教育」對環境保護發揮的作用,不單直接地守護我們的生態,放諸更大的議題「氣候變化」,也正正發揮不可或缺的能量

馬昀祺Xoni形容自己經常抱著阿Q精神,其實是他對環境教育到處世日常充滿正向態度,緊抱希望和熱誠。© Kim Leung / Greenpeace
馬昀祺Xoni形容自己經常抱著阿Q精神,其實是他對環境教育到處世日常充滿正向態度,緊抱希望和熱誠。© Kim Leung / Greenpeace

未讀過較早前人物專訪的朋友,為你介紹馬博士的簡歷,2010年他完成香港大學修讀Ecology and Biodiversity(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士課程,續在港大嘉道理研究所攻讀博士,研究專題是「環境教育」,期間直到現在一直從事生態相關的研究與教育工作,5年前Xoni與志同道合的合夥人,創辦了非政府組織「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OWLHK)」[1]

香港人都認識氣候變化,可惜⋯⋯

【和你講氣候變化】這個發掘香港人如何應對氣候危機的訪問系列,已經來到第10個故事。與「直接關事」的環境、生態人Xoni碰面,首先問他,覺得香港人怎樣看待氣候危機。他立即肯定香港人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可惜的是,大家主要停留在認知的層面,好少以行動應對

「氣候變化是個很大、超複雜的議題,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牽涉很多持份者,存在很多衝突,當中有些事情無對或錯。要人明白這個議題,本質已經很困難,還要進一步要人犧牲自己的利益,要如剛剛過去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鼓勵大眾『be a part of the solution』,去幫手解決問題就更加困難,這是香港未做得好的地方。」

世界是一體,環環相扣,萬物皆連結,Xoni不時強調此放諸生態、環境、氣候皆準。© Kim Leung / Greenpeace
世界是一體,環環相扣,萬物皆連結,Xoni不時強調此放諸生態、環境、氣候皆準。© Kim Leung / Greenpeace

「首先要明白,世界是一體、環環相扣的。我讀生態,第一課老師就對我們說,everything is connected,萬物皆是連結的。這也是我們做環境教育,要首先讓人明白的地方,要知道世界與大自然如何運行,才可以對症下藥,做下一步功夫。講到氣候,是一件大事情,不同層面都有所關連,特別是我們的生態,這是第一點。

第二,我們如何去幫手緩解氣候變化,是否沒有一個開宗明義的氣候變化青年大使計劃,就幫不到手呢?基於第一點「世界是環環相扣的」為基礎理念,答案當然不是。因為大家可從不同層面去介入,幫手緩解氣候危機。例如我就是以戶外教育帶領香港人去認識生態,為出發點、為切入點。」

Xoni以環境教育的5步目標,進一步解釋人與環境扣連的五部曲:awereness,knowledge,attitudes,skills,participation(意識、知識、態度、技能、參與)。他指出香港人對氣候變化議題主要停留在awereness、knowledge認知的第一、二個階段,大眾尚未有普及的關注態度,遑論行動。

人人都知道氣候變化存在,但不是個個環保

與Xoni一席話,發覺想更多人投入氣候和環境運動,與施行環境教育異曲同功。先要讓人知悉繼而了解環境與氣候,建立一份愛護地球的心,他們就會願意增長技巧,並參與行動去保護。

馬昀祺銳意推動環境教育納入香港的正規教育,以達到整全的環境教育效果。(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馬昀祺銳意推動環境教育納入香港的正規教育,以達到整全的環境教育效果。(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Xoni續以環境教育理念,讓我們明白人與環境的關係。About the environment,in the environment,for the environment,即關於環境、投入環境、為著環境,是環境教育的3個取向,要改變人對於環境的態度,就要他/她懂得環境,繼而與環境連繫,感受大自然的奧妙,對大自然「有feel」,就會驅使他/她去保護環境,為環境出力。Xoni直指2021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we are part of the solution」,正是點出大家都可幫忙為環境付出,for the environment。

閱讀此文的朋友,大概都是關注環境與氣候的,對於大家來說,也許會承認一個殘酷的事實,我們周遭很多人都知道環境和氣候的問題,但履行環保,以行動帶來改變的情況卻不普遍。

Xoni與我們分享環境心理學家對人們的環保行為,做出研究,指出有三大可變因素(variables),接下來,由他為我們補多課「環境心理學」:

第一,「entry level variables」是就我們的行為作出決定的入門可變因素,舉例,人們出於宗教信念或對動物的愛心,但欠缺正確生態知識而作出放生行為,很容易會「好心做壞事」,將外來物種或者受人圈養的動物放諸香港的野外,就會對環境和生態幫倒忙。

第二,「ownership variables」是指人之所以作出環保行為,因為「於我有關」,簡單而言,向一個對大自然不感興趣的人,一味說大自然好,他/她一定不會睬。回歸到「萬物皆扣連」這個道理,如何從不同的出發點、切入點,投其所好,將人與環境、氣候議題扣連,令人有切身感受,感到在乎,就會引發他/她為環境而行動、改變。對「向錢看」的朋友,何不以環境經濟學解說紅樹林的意義,環境經濟學概括來說,會將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服務」量化成金錢價值,所以想這位朋友參與反對移除某個紅樹林,讓他/她明白等於送走幾百億元的經濟價值,用深層認知(in-depth knowledge)可以是打動他的方法。

第三,「empowerment variables」說的是賦權。賦權這詞感覺空泛?

Xoni笑說自己很阿Q精神,以下這番話卻是一言驚醒,令人充滿能量:

我問你,你是否世界的一部分?

你答是?肯定?

那就對。當你改變了自己,其實就是改變了世界。現在不是叫你改變世界每一個人,只是先改變你自己,因為你是世界的一部分,這點很重要。」

一般升斗市民,很容易以為自己的行動微不足道,誤以為用少一個膠袋,根本幫不上忙,就不去行動,賦權就是指讓當事人獲得鼓動去貢獻自己。

以環境教育傳達希望,推動改變

今天我們做環境教育,就是給人希望,知道『you are part of the solution』,大家可以幫到手,可以挽救這個情況如果教育失去希望,教育就沒有意義。其實我們先改變自己,周邊的人會感受到,你的熱誠是會燒到人、感染到人,他們也會make a change,漣漪效應,慢慢推而廣之,所有事情都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就可以去拯救地球。」


人與環境以教育連繫

你有沒有聽過「大自然缺失症 Nature Deficit」? Xoni分享道:是美國作者Richard Louv提出的,他的著作《last child in the woods》(最後一位在山林的孩子),發現這個世代的小孩,在城市中長大,太少接觸大自然,出現不少問題,包括身體方面如近視、容易肥胖,以至情緒,影響到其成長。

香港同樣有這個情況,小朋友好少野外經歷。Xoni續說:今天人與大自然是多麼的割裂,環境教育就是Reconnect people to nature,好簡單,我們去行山也會精神多,小孩子多到戶外環境郊外,身心成長也會更健康。社會是由好多個人建立,當人人活得健康些開心些,對大自然有愛,社會會更融樂。所以環境教育的意義,不單在教育大人小朋友認識和保護自然環境,還有將人和自然連繫,增進社會的身心健康。

目前香港在學校中推行的環境教育,很視乎學校的意願和資源,學生缺少走到戶外投入大自然的機會,是以馬昀祺一直堅持推動戶外環境教育。(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目前香港在學校中推行的環境教育,很視乎學校的意願和資源,學生缺少走到戶外投入大自然的機會,是以馬昀祺一直堅持推動戶外環境教育。(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香港推行環境教育,Xoni充滿抱負,朝著4個目標努力:戶外、主流化、推動專業、共創。

因為無論在教育層面及業界層面,尚有很多進步空間,在香港,環境教育未被納入正規課程,學校施行也非以學習者為中心,同學一個學期可能僅得一次戶外考察機會,未能創造條件讓同學與環境建立關係,關心環境。而本地的環境教育,可以形容為百花齊放,但營辦的團體、非政府組織,卻甚少交流,亦有待建立質素,共創出專業和認受性。

最後,Xoni引述《禮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指出環境教育是種體驗教育,而這幾句兩千多年前流傳下來的話,正是體驗教育的哲學所在。作為教育者,甚至作為人,他經常自省、反思以自強。

他又以自己的座右銘『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與我們互勉,無論身在環境界別,還有關注我們地球、氣候的,「經常看到不好的新聞,好容易好灰,大家要保持熱誠,保住團火。

氣候變化影響無遠弗屆,世界命運共同體,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我們邀請本地不同界別朋友【和你講氣候變化】,分享他們如何面對氣候告急,以行動應對。瀏覽更多:【和你講氣候變化文章系列】

以行動落實守護氣候

協助綠色和平督促全球政府實踐減碳目標,將升溫控制至1.5°C內!

捐款支持

備註:
[1]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OWLHK)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