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氣候
4 mins

香港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活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家馬屎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馬屎,特別就本月的生物多樣性日,檢視香港的生物多樣性,提醒我們生物多樣性造就了豐富、健全的生活,生物和生活的唇齒相依。每年的5月22日是聯合國訂立的生物多樣性日,2020年的主題是「Our solutions are in nature 大自然就是我們的解決方案」。

人類是群體動物,我們不能沒有同伴。人類是地球上食物鏈的一員,我們生活裏不能沒有其他動物、植物和真菌。由腸道裏的益生菌,到非洲草原上的大笨象,無不與我們生活相關。

食物多樣性

記得小時候的家教是要「有衣食」,要將碗內的飯吃完;不能揀飲擇食,否則會營養不良,身體潺弱,長不高。

在鄉郊農村,農田上的農作物,並不單一,粟米、絲瓜、冬瓜、苦瓜、莧菜、 指天椒、香茅⋯⋯等,隨便數就有十幾種,不知名的更多。在菜市場內,蔬菜瓜果的種類更是多得驚人,除了本地出產,更多的是來自全世界。寧夏來的菜心、泰國來的白米、日本的蕃薯、韓國的大白菜、荷蘭的荷蘭豆、意大利的生菜、 法國的黑松露。

意大利生菜 © 馬屎
意大利生菜 © 馬屎
君達菜 © 馬屎
君達菜 © 馬屎

香港人幸福得大多只煩惱選擇,而非缺乏。香港是福地,是中外貿易的窗口,我們可以從云云食品中,選擇自己喜歡、配合時令、又或適合自己體質的各種食材。若果沒有「食物多樣性」,不能想像,我們的飲食會是何等的苦悶!

藥物多樣性

身處熱帶和亞熱帶交界的香港,單是維管束植物,粗略估計已有 3,000多種。原本品種數目已十分龐大的原生植物。環顧歷史,由唐朝開始遷入香港定居的五大氏族、明朝因貿易蓬勃而帶來的各國商人、清朝遷海令之後來港謀生的各地居民、還有國共內戰其間,由五湖四海而來的中國人;他們所帶來了各種生活智慧,當中以林林總總的藥用植物最為有趣。

原來五花茶的材料之一的雞蛋花,是來自熱帶美洲和墨西哥、入地老鼠亦是來自美洲、四大毒草之一的洋金花是來自東印度、南非葉原產非洲尼日利亞、憂遁草是由馬來西亞的沙巴傳入。這些外表美麗,又兼具藥用價值的植物,種在鄉郊,一方面優化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亦保障了貧苦村民的健康。

園藝植物多樣性

不少常見的植物,由於遷入年代久遠,不知不覺我們以為是本地原生的植物。常見的台灣相思來自台灣、春天在紅棉道盛放的木棉樹來自南美、馬路邊常見的白千層來自澳洲、花朶盛放時形如橙色火焰的火焰木來自非洲、近年大熱的黃花風鈴木是來自墨西哥的⋯⋯令我們原本已經十分多樣的植物資源變得更豐富。

白千層 © 馬屎
白千層 © 馬屎
火焰木 © 馬屎
火焰木 © 馬屎
木棉 © 馬屎
木棉 © 馬屎

身處世界先進的大都會,摩天大廈林立的香港人,在石屎森林之中,出奇地我們仍可藉著不同的植物,緊貼著季節的變遷。初春朴樹的黃葉落滿一地、春末有洋紫荊盛放、初夏的苦楝花發出淡淡幽香、盛夏的鳳凰木和大花紫薇開得燦爛。

大花紫薇 © 馬屎
大花紫薇 © 馬屎

香港的秋天很短,樹木變得蒼翠,嚴肅面對即將來臨的冬天。冬天的腳步接近,楓香的樹葉慢慢由綠色變紅,然後脫落,隆冬時只剩下挺拔的樹幹和了無生氣的樹枝。

免費獲取香港生態圖鑑

馬屎與畫家呂朗婷合著《香港の怪生物》電子書,圖文並茂帶您進入奇妙的自然世界!

立即下載

生物多樣性

這些植物枯榮的節奏,不單成為城市人扣連不同生活鎖事的回憶,更連起語帶相關的各種生物的起居飲食。城市中的各種榕樹,例如細葉榕、變葉榕、大葉榕、高山榕、雀榕和青果榕,他們除了枝葉茂盛,還不時毫不吝嗇地結出一樹果實,為城市裏的各種生物,一氣解決了食、住、行的生活所需。

榕果子 © 馬屎
榕果子 © 馬屎
青果榕 © 馬屎
青果榕 © 馬屎

以蒲葵葉為巢的短吻果蝠,還有珠頸斑鳩、紅耳鵯、白頭鵯、相思、鵲鴝、蒼背山雀、八哥、紅咀藍鵲等常見於城市的雀鳥,牠們在樹枝上採食榕果。噪鵑躲在樹葉背後嗚叫、領角鴞挑選適合的樹洞築巢、松鼠在它們連成的綠色廊道上奔跑嬉戲。

短吻果蝠 © 馬屎
短吻果蝠 © 馬屎
紅耳鵯 © 馬屎
紅耳鵯 © 馬屎

除了榕樹,鮮紅美麗的象牙花在初春盛放時,亦常吸引同樣美麗的太陽鳥、橙腹葉鵯、 朱背啄花鳥一類以花蜜為食的美麗雀鳥現身,然後成為一眾喜歡觀鳥和攝鳥的市民的生活情趣。

相思和象牙花 © 馬屎
相思和象牙花 © 馬屎

生物和生活的唇齒相依

香港有1,300多種海水魚、500多種雀鳥、250多種蝴蝶、100多種蜻蜓、30多種螢火蟲,彈丸之地有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長久以來已成為香港人成長和生活的一部份。如同陽光、空氣、雨水和泥土,我們雖然都不認識、不探究,亦不覺得牠們重要! 但由這些生物促成的「食物多樣性」、「藥用植物多樣性」、「自然活動多樣性」的日常,不知不覺建構成我們的集體回憶,亦令我們培養出一種生活質素的要求,最終成為我們香港人特有的特質。

紅咀藍鵲 © 馬屎
紅咀藍鵲 © 馬屎
樹頭菜 © 馬屎
樹頭菜 © 馬屎

瀏覽更多:【專欄作者馬屎文章系列】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